河南商报记者宋晓珊
22日上午,郑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简称《条例》)。
据了解,该《条例》3月31日经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
【关注】
等车不排队?
志愿者、车厢都来“哄”你
《河南商报》曾报道过,在紫荆山立交桥下,几乎每天、几乎每班104路公交车,乘客们上车前都要排长长的队。
未来,“104”现象有望遍布郑州。
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说,将定于每月11日为排队乘车日。乘车日以及节假日,郑州市将积极组织志愿者到公交站点、社区、学校等地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乘客排队乘车、宣传文明乘车理念。
除了“哄”人文明乘车的志愿者,车厢也将“开口”“哄”你了。郑州计划打造《条例》主题车厢,主要包括“礼让斑马线,文明行车”、传统文化等主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市民。
【整治】
采集交通违法者信息
上半年有84万次
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科长贾伟介绍说,目前郑州市交警部门正在开展“非机动车、行人违法”暨“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
交警部门对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的管理及教育,采取“三教育一采集”的教处一体化模式,即:体验式站岗的感受教育、学习三交通法规的法律教育、书写守法承诺的自我教育和采集交通违法者的详细信息并记录在案。
据介绍,自去年交警支队在城区开展“三教育一采集”工作以来,共采集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行为119.5万次,今年上半年共采集84.0万次。根据介绍,下一步郑州市交警部门研究该整治措施与市诚信体系挂钩,采集的违法信息将作为市民文明诚信体系的一部分。
机动车需礼让斑马线行人
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的整治,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机动车在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不需特别礼让行人。二是在无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路段,机动车一方必须礼让行人一方,需减速或停车,待行人安全通过后,再驶过斑马线。
交警将对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重点解决商业区、居民区、学校等交通集聚点附近交通信号灯设置不科学、不合理问题。在未设置信号灯的斑马线前,将增设更加醒目的“礼让行人”“监控拍摄”等提示标志,视情况增设斑马线夜间发光警示设施。还将推进在重点路段、路口建设一批机动车违法通行人行横道自动抓拍系统,提升查处效能,扩大震慑作用。
【条例AB面】
不想被罚款
也可接受社会处罚来“顶账”
河南商报了解到,起草组在《条例》第四章法律责任部分结合郑州实际,分别对随地吐痰、便溺,机动车不礼让行人,非机动车违章,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在车行道兜售、发送物品等方面设立了罚款处罚。为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条例》本着“严管重罚”的原则,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顶格处罚”。如《河南省实施办法》中规定“随地吐痰、便溺,处以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而《条例》规定处以50元罚款。
对于《条例》中其他不文明行为,相关法律、法规已有规定,从其规定即可,因此没有重复设立处罚。
《条例》也从一些方面进行了柔性化处理。如随地吐痰、便溺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处以警告并责令当场清理,拒不清理的才处以罚款处罚。
除了罚款,还可选择社会服务制度,即违法行为人可自愿参加并完成相应的社会服务后,经认定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不予罚款处罚。
同时,城管部门将严格落实“路长负责制”,路长负责本路段内养犬、噪音、随地吐痰、便溺等城管执法行政处罚工作。
据介绍,郑州市城管委还将在媒体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市民发现上述不文明行为,可拨打监督举报电话(67170110/67172000)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