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6月4日晚上拍摄的林麝照片。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供图
6月6日上午拍摄的林麝照片。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供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董楠通讯员赵俊涛
本报讯5月中旬在保护区内安装了20台红外触发相机,6月初发现一张似鹿非鹿、似羊非羊的图片,经过10张类似图片的对比辨认,最终确认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填补了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峪湾管理局成立以来野生林麝在自然生活状态下影像资料的空白。
据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说,6月9日他们对红外线相机数据进行整理过程中,在六间凹保护区海拔1600米的试验区,利用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两张照片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从图片上能清楚地看到动物清晰的轮廓,但细节模糊,不过有两只大耳朵清晰可辨,看上去似鹿非鹿,似羊非羊”。
经过翻看大量图片,能清楚辨别图中动物的共计有两张,其中一张是6月4日晚上10时39分拍摄的,一张是6月6日上午11时20分左右拍摄的。“这说明,此次拍摄并非偶然拍摄到的,野生林麝是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了弄清楚照片中动物的种类,自然保护区组织10余名专家及保护区内林场的老看护员对拍摄的有价值的10张类似图片进行整理和辨认,最终确定是产麝香的动物林麝。“林麝是偶蹄目鹿科动物,目前在许多原分布区已经绝迹,十分珍稀。”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5月中旬,他们在保护区内安装了20台红外线触发相机,没想到在6月初的时候就拍摄到了野生林麝的踪迹。
据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张红雷介绍,虽然有资料表明保护区内存在林麝这一物种,但工作人员还从未发现林麝的活动痕迹,此次拍摄到林麝,填补了保护区成立以来野生林麝自然生活状态影像资料的空白。
“目前,国家大力禁止砍伐,自然保护区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张红雷说,他们此次除了拍摄到的林麝以外,还拍摄到了梅花鹿、红腹锦鸡、羚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照片。
链接
林麝与麝香
林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林麝体型较小,成年林麝体重6~9kg,体长63~80厘米,肩高小于50厘米。林麝的外形特征是雌、雄麝都不长角,雄麝的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口外,呈獠牙状。它的尾巴很短,四肢细长,蹄子比较狭而尖,耳朵长而直立。
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不仅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还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有“软黄金”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