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上海滩的码头几乎被沈丘人占领了,他们一停工,上海的物流链八成要断

2017-10-16 14:39:47   来源:豫记    点击:

在离河南700公里开外的上海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宝山区、黄浦新区沿海的码头附近,有很多运输的卡车挂着河南牌照,开车的司机大多
        在离河南700公里开外的上海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宝山区、黄浦新区沿海的码头附近,有很多运输的卡车挂着河南牌照,开车的司机大多也操着一口流利的河南音。这些河南人,十有八九来自沈丘。2015年的数据,在上海码头从事物流行业的沈丘人有20万,这意味着,沈丘人几乎占领了上海滩的码头。
        沈丘司机一停工

上海的物流链八成要断了

 

        在上海浦东新区,地铁六号线的尽头,黄浦江汇入长江的地方,有个地方叫“凌桥”。它的北端是三叉港,过了黄浦江是浦西的宝山、吴淞。

 

        这地方并不出名,本地人可能知道滨江森林公园,知道上海第一人民警察学校,但他们也未必知道凌桥。

        凌桥被称为“集卡之乡”,每天,不计其数的集装箱卡车在这里绝尘而去,这些卡车上拉着的,是小半个中国要出口的货物,它们都要经凌桥出海。

        如果你瞪大了眼睛,透过车轮带起的风尘仔细看,你会发现,车屁股上挂着豫P的牌照。

        其实,除了凌桥,临港一带和宝山杨行一带,也都是很大的河南人聚集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不过,其中最多的,还是应做物流及相关行业的,毫不夸张地说,上海的集装箱运输,河南人至少占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而这些河南人,几乎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沈丘。

        沈丘人在江浙沪包邮区跑货车运输的人多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把沈丘在外地跑的货车全部开回来,这些地方的运输行业就会瘫痪。

        这话一点也不唬人,前几年,因为港口堆场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沈丘集卡司机集体闹过一次停工,然后……上海整个进出口物流链几乎瘫了。

        沈丘,是周口的东大门,也是豫东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早些年,沈丘的刘湾码头、大闸,是上海到中原地带的运输中转站,一时间沈丘也是人流如织,有一个“小上海”的美名。

       后来,改革开放以后,沈丘和诸多农业县一样,经济落后了。于是,大批沈丘人开始背井离乡,去上海淘金。

        彼时,浦东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浦东机场,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并称中国三大国际机场。最早一批到上海讨生活的沈丘人,甚至参与了上海浦东机场的建设。机场大楼用的土方,很可能就是沈丘人开着卡车拉过去的。

        比如盆友老高的爹。高大叔是槐店人,他曾给自家儿子炫耀光辉岁月:“上海浦东机场第一车土方是我卸的,我还被邀请过去东海舰队修理军舰发动机。”

        至于沈丘人为啥要选择开卡车这个行当,我猜大概不出几个原因:门槛低、挣钱多。多掏力气便是。

 看见沈丘人开卡车挣钱也千万别眼气

那都是用命换的

        当然,上海的淘金梦并不是那么好实现的。

       “上海的钱好赚,到上海来发展吧!” 在朋友的怂恿下,30多岁的老豆放弃了他在沈丘的手机维修店铺,毅然决然来到上海。

        看到有沈丘老乡在上海靠从事物流运输行业赚了钱,老豆就想“复制”这些老乡的成功模式。他买来一辆二手翻斗车,雇了司机,在一个位于海岛的工地上拉建筑材料。

        老豆则每天坐船到海岛上一起工作。虽然还在上海的管辖范围内,但岛上资源匮乏鸟不拉屎,如果遇到台风天,通勤的船要停运,物资进不来,人也出不去。困在岛上好几天,淡水少,他就一连几天不洗澡。

        然而,艰苦的条件和微薄的收入并不成正比。终于有一天,老豆再也无法忍受海岛的生活,他站在海边,看着远处的天空,海天茫茫似乎没有一点希望。

        老豆彻底崩溃了,他大哭起来,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远离家乡的上海痛哭流涕。因为他发现,在上海赚钱并不像朋友说得那么容易。

        老豆说的没错,这条路的确充满了艰辛。

        石槽集乡大涂营村的老涂对此也感受颇深。17岁那年,老涂初中毕业,在村里当电工。他看到村里有人靠在上海开卡车拉集装箱月入好几千,也就颠儿颠儿地跟去了上海。

        到了上海,老天似乎没有对这个乡下来的“笨小孩”有什么照顾——没有老板愿意雇他开卡车。无奈之下,他只好自己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拉点小活儿挣钱,一个月只有几百块。这跟开卡车的工资差别太大。

       后来,老涂真的当上了卡车司机。不当不要紧,一干才知道月入好几千,那都是拿命换的,开夜车、半路抛锚什么的都是小事。

       一个下过雪的冬夜,路上结了冰,老涂开着大货车从上海出发,要把集装箱运送到合肥。高速公路由于积雪被迫关闭,可是,按照约定时间,这一车货必须在第二天运到合肥。

       为了遵守时间,老涂决定冒险走山路。山路又陡又滑,当大货车走到一个上坡时,车轮开始打滑。如果滑下山谷,免不了一个车毁人亡的结果。

       老涂赶紧让坐在副驾的小徒弟下车,找一些石头堵在车轮后面,以此增加阻力。他自己拎着车上准备的热水,一点一点浇到前面道路的冰面上,冰一融化一点,他就赶紧上车前进一步。

       就这样,老涂一直重复这个动作,终于赶在天亮前通过了这段山坡。而诚信,则是沈丘物流叫响上海滩的不二法门。

 

 

沈丘货运车辆已占上海从业车辆半数

其中集卡占了30%

 

      老涂的故事,只是20万在沪跑物流的沈丘人的一个缩影。

       不过,老涂比较幸运。他靠着当司机时积累下来的人脉和货源,单飞了,他在上海注册了物流公司,开始专门做物流运输行业。

       当时,又恰好正赶上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上海的进出口贸易红红火火,不少集装箱通过轮船运送到上海以后,需要用货车转运到国内其他地方。老涂的物流公司成了香饽饽。

       比老涂名头更响亮的,还有沈丘物流行业“教父级”人物谢文珍和上海沈丘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安民。他们都是从买一辆车开始,滚雪球式的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然后再组建自己的物流公司;或是在拥有了几辆车后,加盟他人的物流公司。

       在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后,他们也不再从事简简单单的运输物流,而是不断拉长产业链,加快扩张,赢得更大的效益。

        比如老涂,2014年,他在上海市宝山区的松兰路上筹建了一家商务酒店,按照他的想法,要在未来几年内,把自己的酒店打造成当地一个响亮的品牌。

        但凡沈丘人入住酒店,都可以享受VIP服务。这是他能想到的、为在沪沈丘老乡做的力所能及的帮助。

        身为“教父”,谢文珍是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他发达之后,主动招揽乡亲来上海从业,极力扶持、帮助在上海闯荡的周口人、河南人。他在维护河南人形象的同时,也为乡亲的发家致富做出了很多努力。

         沈丘人也都是实干家,沈丘货运一族在上海浦东大开发后,瞄准商机,把目标放得更为远大,开始抱团闯市场。即便当年还没有统一的货运组织,但沈丘物流人已开始聚指成拳。

        2015年,沈丘货运车辆已占上海从业车辆的一半以上,其中集装箱车辆占上海运输车辆的30%,自卸车辆占50%,大件运输车辆占70%。

        而刘安民则一直惦记着家乡的发展。2015年底,他在沈丘创办了物流公司,2016年,分公司又揭牌了。这都是创业精英反哺家乡的项目。

        尽管在沙颍河的熏陶下,沈丘人习惯了越洋跨海,但他们仍然比较恋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南高中生中专生也能报考乡镇事业单位
下一篇:许家印凭什么超过马化腾和马云成为中国首富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