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立足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15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111.8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9%,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占GDP比重首次突破3.0%。
与此同时,中原文化“走出去”成效明显,河南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我省的豫剧、歌舞、民乐、功夫、杂技等纷纷走向大洋彼岸,成为宣传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去年,以《世界�由此东望》为主题的河南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和百万人共舞太极共同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两件大事的成功,让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河南。
中原文化不但要“走出去”,更要“留下来”,这是我们当下面临的大课题。提到1930年国粹京剧在美国大放异彩的故事,人们总是会将其概括为“梅兰芳访美”,而不是“京剧访美”。在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中,留存在人们心中的是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莎士比亚、贝多芬、卓别林……人们习惯于将丰富的文化现象高度浓缩,甚至用一两个艺术家的名字作为符号来象征一个艺术门类。我们曾经拥有能代表豫剧的常香玉,尽管近些年来中原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节目给世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又有多少作品和艺术家的名字能常年留在国际演出市场,长久留在当地的文化记忆中?
每一项技艺、每一种文化,都会有它的根,只有根深了,才能枝繁叶茂,这是“留下来”的另一层含义。东北庄是整个濮阳杂技的“根”,同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故里”。而在当地,虽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庄杂技的保护与传承仍陷入了困境。73岁的乔金生是“乔家班”第六代弟子,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杂技事业,但孙子孙女们都已不再学习杂技了。“现在吃得好、穿得好,父母不让孩子学这个了,认为太辛苦!”乔金生的话提醒我们,在鼓励、扶持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同时,是不是也要考虑“留下来”的问题?此处的“留下来”,就是留住其人、守护其根,自觉为文化样式的传承发扬保驾护航,为其向外走得更远奠定基础。
此外,还要避免陷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境地。我曾经在开封大相国寺无意间听到一场梵乐演出,乐僧们身着袈裟端坐台上,编钟、木鱼、磬、古筝合奏齐鸣,让人感动不已。而据报道,这个曾经名满天下的皇家佛乐团在厦门、深圳、澳门等地很受欢迎,表演场场爆满,却在河南鲜有登台机会。“在外有美誉,回家受冷遇”的不止于此,我们是该为“收之桑榆”振奋,还是该为“失之东隅”伤心?让香飘万里的文化之花在中原大地灿烂开放,把根留住,我们有责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