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河南育种事业大迈步 小麦良种搭乘“实践十号”卫星成功返回

2016-04-18 20:34:43   来源:河南日报微信    点击:

本报讯(记者 尹江勇)4月18日下午,从内蒙古传来消息:“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成功返回地面。在12天太空之旅中,“实践十号”传回了“哺乳动物胚胎首次成功在太空发育”等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科技成果。此刻,卫星上搭载的来自我省220克共计25种精选小麦种子材料,正受到全省科技工作者的热切关注。这批“太空旅行者”在返回地面后将产生哪些奇异变化?为我国育种事业做出怎样的贡献?

  我省作为国家粮食核心区,极为重视良种选育工作。“实践十号”发射升空是一次难得的小麦诱变育种机会。为此,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从去年起就积极联系、组织了河南科技学院、周口市农科院、新乡市农科院、南阳市农科院、黄泛区农科所等全省十余家小麦育种单位精挑细选种子,为航天搭载做准备。

  “实践十号”是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其使命是紧密围绕有关能源、农业和健康等领域国家科技战略目标,促进地面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术发展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取得突破。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做为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和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实验站的依托单位,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参与此次国家级太空科研项目。所长、研究员范家霖参观了4月6日的卫星发射,他告诉记者,航天诱变育种可利用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复杂电磁环境等多种因素对生物的诱变作用,使种子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再从中筛选出生产上需要的变异材料,进行多代培育,最终获得优良新品种、新种质。

  “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诱变育种的最大优势是变异机率高、变异范围广、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优质的种质资源,是缓解农作物优质种源贫乏的有效途径之一。”范家霖介绍说,省农科院的太空5号、6号小麦品种和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培育的“富麦2008”都是航天诱变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富麦2008”是一个综合抗病能力极强的高产新品种,在封丘县试种后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高达700公斤。

  据了解,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正在与“实践十号”项目方积极联系,争取早日迎取良种返回河南,尽快开展科学研究。

  链接:

  “实践十号卫星” 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的5颗科学卫星之一,是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高效、开放、综合性的空间实验平台。

  “实践十号”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立项,是中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也是单次开展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该项目旨在利用中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紧密围绕有关能源、农业和健康等领域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促进地面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术发展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取得突破,获取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大科技成果。

  “实践十号”项目包含19项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共六大领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南十强十快先进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名单出炉
下一篇:河南多地驾考将试点“先培后付”模式 推行“一卡制”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