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谢伏瞻履新河南首次发言时说,“从今天起,我就是河南人,河南就是我新的家乡,我与河南人民就是一家人了”,从此开始了从“智囊”到“河南人”的转变。
3年来,谢伏瞻的不少经典瞬间被定格在河南人民的记忆里。
亮相
谢伏瞻
2013年3月20日,59岁的谢伏瞻第一次离京任职。
“从今天起,我就是河南人,河南就是我新的家乡,我与河南人民就是一家人了,今后我们将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在那天举行的河南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谢伏瞻“空降”中原,出任河南省委副书记。
“河南人”、“新的家乡”、“一家人”,谢伏瞻的表态发言,顿时拉近了与1亿河南人的距离。
13天后,也就是2013年4月2日上午,谢伏瞻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全票当选为河南省政府省长。
面对在场的925名省人大代表,谢伏瞻发表了一个并不算长,但句句是承诺的“履新感言”。
“我一定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宝贵机会,忠诚履职,夙夜在公,勇于担当,为全省人民谋福祉,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力量。”
谢伏瞻把“科学发展”放在了首位。他说,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根本出路在科学发展。我将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解决河南一切问题的关键。
他还表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并承诺“不开空头支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宣传大使”
出任河南省长后,谢伏瞻的“首秀”,不是会议,也不是调研,而是当起了河南的“宣传大使”,活动地点则选在了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厅。
当选省长后的第一天,2013年4月3日,国新办在北京举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刚刚履新的谢伏瞻向中外媒体发布相关情况。
据媒体当时报道,在外交部大院里,谢伏瞻选择了这样的开场白:再次来到这里,感觉特别亲切。
自1986年起,谢伏瞻在老外交部大院内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供职20年。2007年1月25日,谢伏瞻以国家统计局局长身份面对中外媒体的“长枪短炮”亦由此开端。
此番借“主场”之利,推介郑州航空港区,把中央送给河南的这份“大礼”向全世界广而告之,再合适不过。
事实上,在此一周多之前,当他的身份还只有省委副书记时,谢伏瞻已经在做着河南对外的“宣传大使”了。2013年3月24日晚,中国高层论坛2013“中原之夜”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谢伏瞻出席活动,郑州航空港区毫无悬念成为了那个夜晚的高频词。
作为外界了解河南的“名片”,谢伏瞻是如何推介郑州航空港区?在谢伏瞻看来,郑州航空港区会给未来的河南带来哪些变化?在此后的那场新闻发布会上,谢伏瞻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到2025年,建成富有生机活力、彰显竞争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区,形成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开放高地。”谢伏瞻明确介绍了郑州航空港区对河南的意义,建设航空港区的根本目的是“推进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通俗讲,就是通过郑州航空港区,把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发展为产业结构更协调、现代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更发达的河南。
不做虚功
在赴任河南省长前,谢伏瞻虽然也曾担任过国家统计局局长,但在更多的时间内,谢伏瞻的身份是和“智囊”联系在一起的,在出席活动以及在外界的眼中,他更多的是一名经济学家。
谢伏瞻曾在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的位置上干过近5年,参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文件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组织起草了2009年~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此前他还长期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当了7年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谢伏瞻曾于1991年、2001年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该奖创立于1983年,是国内经济学界公认的最高奖。
资料显示,谢伏瞻长于宏观经济研究,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城市经济、经济改革和数量经济研究。据媒体报道,谢伏瞻经常被认为“温和和低调”,“在政策研究和政策判断方面头脑很冷静”:“分寸感比较好,不走极端。对各种政策、各种看法的分析综合能力比较强”。谢伏瞻的同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秀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早在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之前的一次接受采访时,谢伏瞻就表达了对“务实”工作的渴望。
2006年4月2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礼堂举行的2005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颁奖典礼上,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提问谢伏瞻,如果可以选择,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谢伏瞻说,“在我充满选择渴望的时代,我们缺少选择的机会。当现在充满选择机会的时候,又渴望下降。如果让我做出选择的话,我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是做政策研究,务虚。如果今后有选择的机会,可以选择务实,最后能够成为一个最受尊敬的企业家。”
谢伏瞻的“渴望务实”在赴任河南省长后成为现实。7年后,河南省人民会堂,谢伏瞻在履新发言时表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部署工作中出实招,在落实工作中求实效,杜绝形式主义,不折腾,不空谈,不做虚功,不图虚名。”
郑州
“郑州不是郑州的郑州,是全省的郑州。”在多次会议上,谢伏瞻频频提到这句话。作为省会城市,郑州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的服务能力增强了、地位提升了,河南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就会有大的提升。因此,谢伏瞻对郑州的发展格外关注。
这种“格外关注”有事实为证:
2013年4月7日至8日,履新省长之职的谢伏瞻首次调研,就选择了郑州。
两天来,从郑东新区会展中心到建设中的龙湖金融中心,从郑州经开区的东风日产车间到航空港区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富士康科技园,到新郑华南城商贸物流中心、新郑市薛店常刘社区,谢伏瞻详细了解郑州的城市建设、项目进度、企业发展和新型社区等情况。
从2014年到2016年,连续三年的省两会上,谢伏瞻首次参加代表团审议讨论都会选择郑州团。一是他本身是郑州市选出的代表,二是郑州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
在郑州团,谢伏瞻都讲了什么?除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改革开放等,在这3次讨论中,谢伏瞻都提到了郑州事关民生的两个最大的热点话题——空气和交通。
关于老百姓最关注的雾霾治理,谢伏瞻在第一次参加郑州团讨论时,就发话“尽快拿出综合性的标本兼治方案,确保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省两会上,谢伏瞻在郑州团讨论时提到,“郑州空气质量为什么下这么大功夫治理,收效还不那么明显?和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还是要帮助这些困难企业脱困突围,转型升级。
为什么交通拥堵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谢伏瞻的一句“金句”被人熟知,“郑州就像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会觉得胳膊腿疼,这是因为长得太快了,这个阶段只是发展中的烦恼、成长中的烦恼。”
三个大省
到河南后的一年里,谢伏瞻把全省18个省辖市走了一遍,有的市去了多次。通过到企业、农村开展调研,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接触,他对河南的了解在逐步加深。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河南的交通区位优越、市场潜力巨大、资源禀赋较好,这里的人民勤劳智慧、淳朴善良、热情直爽。“我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我为能够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而自豪。”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不少人看来,河南并非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外界仍然仅把河南看作一个农业大省。
谢伏瞻有着清楚的认识,他说:“近年来,河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尚未根本转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问题亟待解决。这可能是很多人认为河南还不是经济大省、工业强省的重要原因。”
对于河南未来的产业发展,作为一省之长的谢伏瞻如何考虑?
2013年,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河南省提出要“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做优农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即“三个大省”的工作思路,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任职三年来,谢伏瞻给全省人民交出一份不俗的答卷: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比2010年提高8.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增长、扩大就业的生力军;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工业的56.3%,提高15.5个百分点,装备、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
除了“三个大省”,不久前出台的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还提出,“十三五”时期,河南将建设网络经济大省,打造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网络经济活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