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建晓实习生潘迪
年末岁尾,中原大地正在展开一场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的替农民群众维权行动。
自2015年11月20日起,全省三级法院启动第七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等系列涉农维权活动,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月20日。
1月11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我省法院50天维权的成绩单:
共审结涉农维权案件1.2万件,其中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8304件,涉案金额4.34亿元,已审执结6611件;受理“三留守”人员维权案件7637件,涉案金额3.47亿元,审执结5602件;受理“坑农害农”案件75件,已审结55件,9人被判刑。
法院挺身而出,主动开展涉农维权活动,要向社会传递啥信息?
法院重视:院长坐镇替农民维权
2010年以来,全省法院先后已开展了六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替8.86万名农民工讨薪23.77亿元。
与往年替农民工“讨薪”不同,今年法院同时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权益保护、打击坑农害农违法犯罪等系列涉农维权专项活动,实现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全方位保护。
50天来,三级法院院长参与到讨薪活动中,带头开展巡回办案,开庭审理涉农维权案件60余起。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到南阳、洛阳为农民工发放工资款。
张立勇说,全省法院开展讨薪等涉农维权活动,就是要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高效审判:让农民工尽快拿到报酬
法院办理“三类涉农案件”任务艰巨。省高院要求,办理此类案件,要坚持“四快三优先两免”的办案原则,即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畅通诉讼“绿色通道”,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实践中,法官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依法用最简便的程序、最短的时间把案件办结。新郑市法院适用小额程序办案,仅用一个月时间,就为270名农民工发放工资183万元。有的法院大胆适用先行判决、先行调解、先予执行等措施,替农民群众维权,法官工作量大增。
一名法官说:“让有理有据的农民打赢官司,法官再苦再累也值。”
强力执行:执结大批“硬骨头”案件
如果案件判决了,却执行不了,老百姓还怎么相信法律呢?所以,执行再难也要执行。我省法院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强制手段,严惩失信老赖,执结大批“硬骨头”案件。
1月10日,杞县法院法官项前接到来自海口市的长途电话,一名当地赖账户躲避到海口,因被法院列入“黑名单”而没法回家,主动打电话告诉法官,让其家属马上带钱去法院履行还款义务,盼望能尽快给他解除“黑名单”。
赖账户一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将无法享受贷款、按揭买车,也不能乘坐飞机、轮船、高铁等交通工具。全省法院对躲避执行、有钱不还的赖账户,果断采取纳入“黑名单”、司法拘留、向公安机关移交犯罪线索等措施。50天来,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的老赖有959人,司法拘留50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6人。
倾力维权: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占全省总人口80%。我省法院始终把涉农维权当成关系国运民生的大事来抓。
“当前,农村仍是我国法治建设的薄弱领域,法院不但要用法律手段替农民维权,还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张立勇说,法院倾力替农民群众维权,向全社会传递法院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和信心,积极倡导诚信守法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