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指标。按照《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精神, 淮滨县通过县领导包乡、县直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包贫困户的办法,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力争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达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求。”日前,淮滨县委书记曾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中上游,大别山地区,是鄂豫皖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全县有贫困村68个,贫困人口5.28万人,扶贫面广、程度深,脱贫任务重。
谈到如何确保如期脱贫时,曾辉说,首先要坚定信心真扶贫。近年来,淮滨县一直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取得了一定成效,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3.2万人下降到2015年底的5.28万人,年均脱贫1.6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21.92%下降到8.78%,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29元,年均增长13.4%,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其次,要盯紧目标扶真贫。一是以发展战略引领脱贫。为谋划好“十三五”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提出了“一城一区三基地”发展战略:一城,即水景生态园林城市;一区,即大别山信阳淮滨港经济综合示范区;三基地,即河南轻纺服装加工基地、中原食品加工研发基地、内陆船舶制造维修基地。二是以重点项目带动脱贫。将重点抓好总投资213亿元、年度投资77.1亿元的220个建设项目,着力实施信阳水运口岸建设项目、县产业集聚区纺织孵化园建设项目、佰德集团信息产业园建设项目等76个项目,以大项目好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县脱贫。三是以特色产业助推脱贫。将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推进“三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两大战略支撑产业,做优做精船舶制造、白酒酿造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吸引更多贫困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实现产业园区建设与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良性互动。四是以新型城镇化加快脱贫。计划实施搬迁安置扶贫459户1676名贫困人口,引导鼓励有条件农民的直接搬到城镇里去,并进一步研究制定农民转市民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再次,要迎难而上真脱贫。一是抓认识。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重中之重的一号中心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二是抓责任。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和《淮滨县贯彻落实信阳扶贫攻坚指挥部第1号令责任与分解的通知》,以乡镇为重点,部门紧密配合,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县乡村三级书记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三是抓帮扶。该县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全部扶贫联系到乡镇(办),帮扶一个贫困村;从全县97个县直单位中选派291名优秀干部,组成了97个帮扶工作队,分包97个贫困村,扶贫到村,结对到户。四是抓督导。该县把脱贫攻坚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不同时期脱贫攻坚任务,采取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等形式,加强对乡村和扶贫工作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改。督查结果作为各单位、各贫困村年终脱贫攻坚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扶贫措施不力、脱贫效果不好的乡镇和部门,特别是对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减贫脱贫任务的直接责任人,要实行一票否决,直到追责。五是抓奖惩。该县制定印发《淮滨县扶贫开发重点乡镇综合考评办法》和《驻村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适度增大扶贫开发工作在乡镇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实行单项考核,采取民意测评、察看验证、随机抽查等形式,接受社会各方综合评判,对于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队员优先提拔重用,对没有正当原因未完成任务的追究责任。
“扶贫攻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党员干部必须与贫困群众结成命运共同体,俯下身子,甩开膀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不脱贫不收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曾辉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