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林伟
春忙过后,移民张文明终于有时间回趟老家。4月23日中午时分,他开着面包车抵达淅川县马蹬镇向阳村,村子一片绿海,老宅已是难辨。5年前,全村搬到百公里之外的社旗县大冯营镇南点移民村。
爷奶坟头朝南,正对着丹江口水库。“滔滔江水向北流,碧波水下是故乡。舍家为国谱新章,老乡呀老乡……”跪爷奶、拜丹江,这位曾经的丹江汉子喃喃而语,“南水北调,国家大事呐!”通水17个月整,31亿立方米丹江水从这里北上,惠及京津冀豫4000余万人。
张文明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数以万计移民中的一员。
他,她,他们,奠定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一块基石,凝聚起“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伟大移民精神。南阳移民精神,发源于丹江口库区,形成于新世纪大搬迁,升华于转型升级发展中,激荡于移民迁安两地之间,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河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源起渠首南阳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也是移民精神发源地。移民精神具有南阳独有的风格、气质和传统,集中展示南阳人民满怀赤子深情、勇担民族大义的崇高境界。
移民精神,源自丹江口库区乡亲的大爱报国。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全部集中在南阳淅川一个县。自1959年至2012年,40余万淅川移民搬迁、返迁,复搬迁。2009年至2012年新世纪搬迁中,16.5万人告别丹江,奔赴南阳、郑州、新乡等6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安家……53年间,戈壁滩、芦苇荡,黄河岸边、太行山下,都留下了淅川移民搬迁的脚印。
移民精神,源自安置地乡亲的无私奉献。新世纪搬迁中,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全被安置省内,其中10万余人安置在淅川、新野、社旗等7个县市区的61个乡镇,需调整良田约14万亩,村与村、户与户之间滚地达200多万亩。当地群众主动与移民交朋友、结姻亲,传授平原耕种技术,助他们融入新生活。
移民精神,源自移民干部的忠诚担当。3年多211个搬迁日里,迁安两地党员干部顺利完成了试点、第一批、第二批移民193个批次3.4万户的搬迁任务,转运货物25万吨,其强度远超三峡移民。进入后移民时代,移民干部进村入户,解民忧、谋发展。目前,全市移民人均年纯收入达8400多元。
契合核心价值观
南阳移民精神,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与河南“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相得益彰。
移民精神与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是移民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移民乡亲认为,爱国家就是爱自己,为国家工程作贡献是骄傲、是自豪。国家大局当前,他们毅然舍小家、搬新家、为国家。这是移民乡亲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也是支撑国家建设的“草根”力量。
移民精神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宝贵的精神资源。新世纪大搬迁,不仅有“一生搬迁3省4地”的移民代表何肇胜,还有“为移民下跪圆坟”干部代表安建成,还有牺牲在搬迁一线的12位英雄:郭保庚、赵竹林、武胜才、马保庆、王玉敏、范恒雨、魏华峰、李春英、刘伍洲、陈新杰、金存泽、陈廷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下,弘扬移民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能使个人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可让集体形成凝聚力、向心力。
演绎“最美”故事
在移民精神引领下,南阳人民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着宵衣旰食、锐意进取的工作劲头,人人感受“最美”,人人争做“最美”——
南阳好人李相岑,全国优秀志愿者,20多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为社会、为群众做好事,出资出力无怨无悔,率先成立了南阳民间第一个志愿服务机构。
淅川县西簧乡党委书记向晓丽,为把一湖清水送京津,忍辱负重,克难攻坚,付出了寸寸光阴,换得丝丝银发。去年,她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西峡县人民法院双龙法庭庭长姬海朝,今年3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成为“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模范践行者”。
德立而百善从。因为移民精神,各行各业涌现“最美”,把南阳构筑成为道德新高地。您看,浸润着楚风汉韵的古宛大地之上,“最美”故事在继续……③8
上图:社旗县李店镇移民新村
本报记者 崔培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