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4年前这个村还是全县有名的“上访村”、落后村。
4年来,杜家村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妥善解决各类矛盾,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如今成为市级“文明村”、全县变化最大的“样板村”。
杜家村480户2012口人,有耕地2800亩。近年来,该村的土地问题、环境问题、吃水问题成了村民聚焦的热点,村内矛盾重重,打架斗殴、上访告状时有发生,村容村貌“脏、乱、差 ”现象比较严重,一度成为县上关注、镇上头疼、群众恼火的“问题村”。
2012年,曾经担任过该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润水重新出山,被推选为新一届杜家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李润水带领村党支部首先从党员的党性教育入手,以党章党规党纪为重点,多角度、多方式强化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并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亮牌示范活动,在群众中亮党员身份,争当优秀党员,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的带头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建设新的村办公场所,干部带头集资,李润水拿出3万元,其他村干部你2万元,他5000元,集资了13万余元。拆除旧房时村干部全程参与,门窗材料干部亲自采购,节省不少钱。一次,一大车水泥刚刚卸到工地,一场暴雨来临,李润水和村干部肩扛手抬,硬是把十几吨水泥搬进了室内。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建设一个总建筑面积724平方米的杜家村办公楼仅仅花了33万元,比常规投资节省40多万元。
“当干部就得学会吃亏!”53岁的村委会主任杨成方说。平常村里谁家有个紧事、急事,只要找到村里或者村里知道了,村干部都会积极帮忙解决。村民李景亭身患重病,11名村干部每人为其捐资200元;村民杨晓转患病行动不便,李润水和杨成方自掏腰包为他买齐过冬煤球;村内一户贫困户住房困难,村里向上级协调2万元帮其建新房……
68岁老党员李永章说:“以前我们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现在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干劲也足了!”
长期以来,杜家村有着家门口两侧建厕所、乱堆乱放、建猪圈的习惯。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村三委通过反复做群众工作,共拆除农村土建厕所80余所,新建公厕3个;在村主干道,对村内45间旧房、危房进行拆除,使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投入人力700余人次,出动铲车、垃圾车150余台次,清运垃圾近600立方米;组建村卫生保洁队伍,使垃圾日产日清。
“要想得民心,就要做实事。”2012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带领三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带头作用,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
——积极协调市、县水利部门支持,打了一口380米的深水井,333户群众用上了自来水。
——新修了29条共计3000余米的便民短途路,使全村水泥路畅通率达到99%。
——引资10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渑池尚华农业园,栽植葡萄300余亩,枣树、梨树、桃树、牛筋树、绿化苗木等200余亩,建成农业大棚2个;养殖水产8万余公斤;解决村内群众就业5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100余户群众致富。
——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了广场、休闲步道、鱼塘等项目,彻底改变了杜家村形象。
——建起了村文化广场,成立了广场舞蹈队、打鼓队、村剧团,队员有150余人;每年除村内的文艺活动外,还聘请专业剧团、电影队到村演出;文化活动室、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只要干部带好头,标杆就会树起来,干啥事群众都会拥护,干啥事就能成!”65岁的李润水话语不多,却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