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向记者展示完成的作品。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古老的拱桥、栩栩如生的人物、悄然驶过的船只……近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15名大一学生,用剪纸艺术重现了《清明上河图》。他们用时67天,完成了一幅约9.6米长的巨型画作。
5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一楼的一个房间,老师陈明杰和学生们正在对作品进行探讨。
“进入大学后,我们几个一直跟陈老师学习剪纸,这学期开学后,大家感觉自己的水平已经练得差不多,就想创作一幅有难度的作品。”学生贾杰伟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陈老师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于是大家商量,也剪刻一副这样的作品。今年2月底,15名同学先后加入了创作小组。
为了完成《清明上河图》的刻制,15名同学做了充分准备,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学生魏大鑫也是创作人之一,谈起创作过程,她感受颇多。“整个作品是我们15个人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为了尽快完成,我们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魏大鑫说。
“我每天给自己定的有进度目标,有一次在工作室刻制了一夜,可能是坐的时间久了,吃了点零食就吐了。真的很累,非常枯燥。”学生陈佳欣告诉记者,今年4月底作品完成,她感觉如释重负。
在宣纸上作画、剪刻、装裱,这幅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枯燥和艰辛难以言喻,几乎每个创作者都有被刀划伤或被烫伤的经历。记者看到,一名女同学的手因被烫伤,留下了约2厘米长的伤疤。
历时67天,过程虽然辛苦,但大家都收获满满。“很多事情看似复杂,困难重重,但只要分工明确,大家同心协力,一定能成功。”参与创作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对学生们的作品非常满意,他们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陈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