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许昌县上下事不避难、勇于攻坚,全力推动三大水利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承担的各项建设任务,一座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清水环绕、碧水长流的生态之城已展现在市民面前,县域生态优势持续彰显。
今年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许昌县怎样发力?如何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许昌县委书记赵庚辰。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许昌县委、县政府积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建设美丽、开明、幸福许昌县,大力实施‘1156’县域振兴规划,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坚决打赢‘稳增长、保态势’攻坚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趋好,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精彩收官。”回首过往,赵庚辰说。
数字见证成绩。“十二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43亿元,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亿元,年均增长22.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2亿元,年均增长1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36亿元,是2010年的2.8倍,提前2年完成计划目标,提前1年完成“十二五”制定的奋斗目标;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6∶55∶36.4,二、三产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6.6个百分点。
“5年的辉煌成就,使许昌县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 赵庚辰说,“十三五”时期,许昌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协调推动、好中求快、和谐惠民”总体思路,准确把握“一心一轴两翼两带两区”生产力布局,大力实施“许港融合”、“互联网+”、“工业制造2025”和“人才强县”四大战略,继续深入实施“1156”县域振兴规划,做到“三个着力、五个精准发力”,努力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据介绍,做到“三个着力”,就是着力用足用好政策,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委、市委明确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落实到基层、企业和项目一线,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收获政策红利。着力实施攻坚突破,切实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攻坚战,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尤其是突出搞好企业服务,集中解决县域企业存在的困难,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着力调优产业结构,在工业上,着力构建“223”现代产业体系,壮大2大主导产业,培育2大新兴产业,发展3大特色产业;在服务业上,大力实施“4861”服务业提升工程,加快现代物流、商贸等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层次;在农业上,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目标,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打造“百千万”高标准良田,促进粮食高产,同时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做到“五个精准发力”,就是在稳定增长上精准发力,以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认真落实“1622”投资促进计划;以扩大消费需求稳增长,积极推进服务消费、信息消费,持续提升农村消费,让消费潜力真正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以深化开放招商稳增长,借助“互联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集聚上精准发力,大力实施“1231”产业集群振兴工程,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明确定位、突出特色,着力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在城镇建设上精准发力,坚持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文化发展一体规划,尤其是以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水系周边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滨水休闲经济产业带,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依托小城镇产业基础,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小城镇。在改革创新上精准发力,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把科技创新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在改善民生上精准发力,着力搞好“十项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做好城乡环境整治、生态水系管护、教育医疗保障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同时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创业,增加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让全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常态孕育着新机遇,新起点承载着新希望。”赵庚辰信心满怀地说,许昌县将以更加昂扬的创业激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准发力、积极作为,努力在建设美丽、开明、幸福许昌县征程中再创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