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云村的村民正在给树木浇水。(本报记者 邓 娴 摄)
□ 本报记者 王洪星 邓 娴
3月29日,全市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现场会在汤阴县韩庄镇召开,参观韩庄植树成效,学习韩庄经验。韩庄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出了这么好的成效,让各县区去学习植树造林?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臧华伟介绍:“因村施策、适地适树是我们坚持的原则。”
大云村位于韩庄镇西南部,土质种类涉及水田、旱地、荒坡。该村的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由大户承包,流转土地时按土质好坏确定流转费,既保障了绿化用地,又能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该村“两委”多次和种植大户到田间地头,针对土质好坏合理制订种植方案。比如,村南岗的土层较薄,多为白干土,他们选择了比较耐旱的侧柏,经济林确定种核桃树;在村北土层较厚的地方,经济林确定种桃树,保证了树木存活率。因为土地土质贫瘠,水利条件差,该村投资近3万元铺设了地埋管。当天,记者在大云村看到,村民正在给树苗浇水,进行后期管护。
相对于大云村复杂的地质地形,部落村的情况则要好许多。部落村占全镇新植树面积的1/4,在建设南水北调生态带之前,部落村就做好了规划。“我们结合本村实际,围绕汤河、南水北调和三禾农庄等现代农林示范园区来建设,打造集绿色生态、休闲采摘、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园区。”部落村党支部书记、承包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的泰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邢锋告诉记者,内侧20米种植大叶女贞、蜀拾、侧柏,中间20米种植樱花、白蜡,外侧60米种植果树。
“部落村如此规划既保证了生态效益,又有观赏价值,还能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收益。”韩庄镇负责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的副镇长傅培谋介绍,樱花有观赏价值,镇里准备沿生态带修一条生态廊道,覆盖25个村,借助生态带把韩庄镇西部的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起来。
在韩庄镇,像大云村、部落村这样由大户承包建设南水北调生态带的村有9个。另外,三里屯村由农户自种,孙庄村由村集体流转。
“最近镇里要召开总结评比会,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进展快、标准高的村。”傅培谋说,今年年底还要再次进行评比,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苗木成活率。
截至目前,全镇涉及11个行政村的2868亩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栽种阶段的任务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浇水、封堆、涂白等管护工作。
再看现在的韩庄镇西部,树成行、林成网,一排排侧柏成为南水北调的绿色屏障,改善生态,保护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