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超184亿,推动开封大规模技术改造提速升级
为打好开封企业技术改造攻坚战,方案明确指出,2018年引导开封市28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不低于184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20%以上。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4+3”产业集群,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体系,推动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引导示范项目把技术改造与创新创业、对标达标和新产品开发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增强企业吸引力和竞争力。全面贯彻实施“十百千万”技改提升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实施的技改示范项目按照财政支持政策给予后补助。
推动大规模技术改造提速升级,完善开封市技改项目库,对技改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进行考核,在开封市营造重视技改、支持技改的良好氛围。每年技术改造投资增长高于工业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2018年全市2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到2020年完成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
在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方面,培育数家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荐1-2家申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列入省培育名单。到2020年争取认定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对于列入市级创新中心培育名单的单位,在培育期内按照年度内购置研发、中试等设备投入资金的30%给予补助,年度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凡认定为市级创新中心的,分年度签订建设协议,以支持项目建设的方式,按照年度内进行技术引进及购入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购置等费用总和的30%给予补助,年度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晋升为省级、国家级创新中心的,除省财政支持外市财政再一次性分别奖励100万元、300万元。
重点针对装备制造及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纺织服饰、化工4个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攻坚行动(各领域重点实施的技改项目可以查看文末原文)。
| 最高2000万元奖励 助推工业智能化发展
为加快发展开封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案明确指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试点示范为抓手,着力发展应用智能装备和产品,大力培育新型制造模式,积极打造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新型动力。方案明确指出,对照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贯标对标, 贯标企业力争达到17家,对标企业力争达到442家。市财政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省财政对获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证书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
在培育智能制造方面,培育10个省级智能工厂、10个智能车间,推动2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并根据相应的政策予以奖励,省财政对省级智能化改造项目,按软硬件投入的30%给予后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经省认定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
在推动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积极培育行业工业云平台。省财政对纳入省重点培育名单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次性奖补2000万元,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项目纳入省重点培育名单后,先给予补助总额的50%;项目通过验收,再给予补助总额的50%;达不到验收标准的,全额收回)。
| 以绿色改造为重点,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在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攻坚方面,以绿色化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实现工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降低6.8%,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控制在国家、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封市将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持续开展万家企业能效水效对标提升,组织一批企业(产品)申报国家能效、水效“领跑者”名单和节能技术装备、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8年建成2家绿色示范工厂,积极培育创建绿色园区;推动7家企业实施搬迁改造,东大化工搬迁项目开工建设,晋开一分公司搬迁项目有实质性进展;2018年建设1-2个城市矿产类静脉产业园,2020年前建成2-3个静脉产业园。
组织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资金奖励。市财政分别按照省级、国家级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按照5万、10万、50万元(省级)和10万、30万、100万元(国家级)的标准予以奖励。
此外,在保障措施方面,充分利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开封市补齐产业短板支持转型发展财政政策支持绿色化技术改造;拓宽绿色制造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和运营绿色产业基金,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利用专项建设基金、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新三板”挂牌融资等金融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制造重大工程建设。
| 三大方案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