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后的郑州市宋寨南街路两边成了停车场
记者刘瑶贺笑天文许俊文摄影
核心提示2015年,郑州市用了9个月的时间,新建148510个停车位,但在机动车数量逐年递增的今天,这些新建停车位,也只能是尽力弥补缺口。连日来,本报对“停车乱象”持续关注,引来不少网友建言献策。停车这么难,有网友建议放弃私家车,改乘公共交通出行,甚至还有市民早已有了卖掉私家车的想法。
相关部门截至2015年12月,郑州市区新建停车位148510个
“多建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这是多数网友的呼声,相关部门又做了哪些工作?“截至2015年12月底,郑州市区新建停车位148510个。”昨天,负责郑州市现行区域停车场建设工作的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处(以下简称“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处”)张处长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停车位数量在增加,但仍有缺口,毕竟每年的机动车数量都在增加,只能说是最大程度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去年3月10日,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处接到了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建停车位的任务。回忆起前期调研的那段时间,张处长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难点有两个,一是选址难,二是停车位缺口数量不好统计。
“没经验,人手也不够,新建停车场,选址很让人头疼。”张处长说,前期由办事处调研摸底,哪里需要建停车场,“其实,三环以内的驾校、废品收购站,包括三个月未开工的工地,都可设成临时停车场”。
“城市发展太快,计划赶不上变化,停车位的缺口数字很难统计。”张处长说,他们尝试过使用交警的摄像头测车流量,也通过规划局做过规划。后来,又想到了上街数汽车数量的方法,每天晚上10点之后,等车都停好了,工作人员就走上街头,“到街边一辆一辆数车,停在路边的多数都是没有车位的”。
“不欠新账,还清老账”,张处长说,新建小区,得配比规划停车位,而对于老旧小区,他们也会考虑在改造建设过程中,选择周边合适的位置配建停车场。
网友建议多建停车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堵城”郑州不但车走不动,连停车的地方都没有,小区停车难,马路变成临时停车场,甚至连双黄线、慢车道都沦陷了……没了停车位,你又该咋办?1月12日,大河报官方微博发起了“大话停车难,等你来支招”的话题讨论,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大家纷纷对“停车难”建言献策。
多数网友认为: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多建一些立体车库或地下停车场,以满足市民停车的需求。还有网友提出,贴条也是一种治理方式,或是来更强硬的,直接把车拖走。“限牌吧,路再修也抵不过机动车的增加量。”网友“考拉毛球”称。
此外,环保一族的网友也发声了,他们提出的更多建议是把私家车卖了,改乘公共交通出行,“也可考虑推行一卡通式租自行车或电动车出行的方式,或是提高汽车购买门槛,同时对自行车或电动车购买者实施补贴等。”有网友说。
转变理念如果不开车,是否能有别的选择?
“没车想买车,买完就后悔。”80后郑州女孩张悦之前最羡慕的就是有车一族,但当她和爱人拿出积蓄,入手早就瞄上的一辆SUV后,各种烦恼都来了。张悦说,城市交通太堵,停车位也得靠抢,还要花钱养车。其实,私家车对张悦一家来说并非刚需,夫妻俩工作地方离家都不远,自行车、电动车一应俱全,“现在,除了自驾外,我俩都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样能省下不少时间”。
卖车的事,市民郝女士最近确实在认真考虑。三口之家,一辆越野车,一辆轿跑车,高昂的使用成本已经成为她的负担。不算不知道,这两辆车一年的花销竟然占去收入的三分之一,她准备卖掉越野车,只留一辆车。“说实话,车有时候真不是刚需,买之前要先问问自己,购车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纯粹为了面子,一年到头用不了几次,没必要买。”郝女士说。
除了算账,郝女士还有意尝试了其他出行方式,试验一下是否能够满足日常需要。结果发现,一辆车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通勤需要,“车主要是我开,接送孩子,老公如果有什么特殊事,我就去送他。平时还可以用叫车软件,周末一大家子出行可以租车,自驾远游可以到了地方再租车,所有这些成本都在可接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