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人物专访

专访南阳“风筝王”:扎制35载却担忧一件事

2018-03-19 23:44:12   来源:大豫网    点击:

 

专访南阳“风筝王”:扎制35载却担忧一件事

专访南阳“风筝王”:扎制35载却担忧一件事

□本报记者 黄 翠/文 陆 骞/图

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一条威武霸气的巨龙和一条鎏金溢彩的凤凰,腾空升起,飞舞在我市便民服务中心上空的“龙凤呈祥”,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二月二龙抬头,按照传统习俗,人们除了‘剃龙头’,还会放风筝,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生活。”“风筝王”闫永俊从1983年开始迷上风筝至今,亲手制作了不计其数的风筝,他说,他之所以执着的坚守和追求,只为“放飞”更多的风筝文化。

从小痴迷,一玩玩成“风筝王”

上前,攀谈,说起闫永俊的风筝人生,他滔滔不绝,“七八岁时,我就玩起了风筝。4根竹篾绑成‘米’字形,再找张写大字的绵纸一糊,找不到放风筝的线,就把手套和袜子拆了,然后用陀螺将这些线3股并成1股,绑在风筝上。没想到,这支六角风筝竟飞上了天。” 随后,由于学习和家庭等原因,闫永俊渐渐远离了自由自在放风筝的日子。直到1983年,风筝又一次走进他的生活。“那一年单位安排我负责扎彩灯参加元宵节灯会,扎完灯还剩下一些竹篾,我突然冒出了做风筝的念头。”有绘画和手工基础的闫永俊没有拘泥于传统风筝的“六角”“七星”“八卦”等造型,开始把金鱼、燕子、熊猫等动物和人物头像设计到风筝上。由于造型别致,他的风筝总是刚扎出来就被同事、朋友“哄抢”一空。

“记得,第一次带着创作成的仙鹤风筝,到老体育场去试飞,一下子被人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很多人都追着问我这风筝是如何做的,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渐渐地,每个星期的放飞,使闫永俊遇到了很多风筝爱好者,“1986年,风筝学会成立。第二年,我市春季风筝大会时,我与一个朋友的两条巨龙轰动了全市。”

融入生活,是传承更是情怀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闫永俊的风筝扎制技术愈发纯熟,造型更加漂亮,逐渐形成独有的风格,代表作以龙、鹤为主;取材上,包含了很多典故和文化,“二龙戏珠”“仙鹤祝寿”“百蝶闹春”“百鸟朝凤”等具有浓厚的吉祥寓意和民间韵味;兼容年画的特点,经过融合与创新,自成一体,堪称一绝,曾多次夺得国家级、省级风筝赛事的金牌。

“玩风筝讲究‘四艺’:扎、糊、绘、放。‘扎’,讲究骨架的选料、加工、修刮、造型、扎制;‘糊’,讲究技艺,一定要平整,松紧适度,这样才能保持风筝的平稳……”讲起制作风筝的理论和心得,闫永俊津津乐道,制作风筝其实是一门大学问,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得很,涉及力学、美学、手工技艺等多个知识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风筝也在“与时俱进”,现在做风筝的手法多种多样。这几年,风筝的类别更加多样,有硬翅、软翅、软板、硬板、单独与串类等,尤其是龙形等串类风筝,因环节多、要求多、工艺烦琐,一直是风筝界的“塔尖”…… 如今,创作风筝、扎作风筝,已成为闫永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当初玩的一种乐趣,升华为一种情怀、一种传承。

扎制35载,坚守民间手工艺

扎制风筝35载,闫永俊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不掺杂一点机器成分。他认为,传承风筝最主要是传承一种技艺,而这种技艺就体现在手工上面,“从手里出来的东西是有温度和生命力的,机器做的东西千篇一律,替代不了手工。” 随着年事已高,近古稀之年的闫永俊眼见身边热衷于传统风筝的人越来越少,他十分担忧。于是,这两年,他主动走出去,到学校免费为一些小学生、大学生讲解风筝起源、演示制作、展示放飞。为的就是能让更多年轻人和孩子们喜欢,“只有让更多的人喜欢和了解,将来才有可能传承。”闫永俊迫切希望风筝制作这门古老技艺能“活”着延续下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王春生:平凡人生演绎不平凡的足迹
下一篇:人们说他疯了,他却把荒山变成了当地“聚宝盆”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