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人物专访

王春生:平凡人生演绎不平凡的足迹

2018-03-16 10:33:41   来源:豫商播报    点击:

\

平凡人生 

  王春生,1969年3月出生于河南安阳,现任山西正方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山西省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和众多河南老乡一样,王春生在平凡的创业路上,不懈奋斗,追逐梦想,演绎着一名普通豫商不平凡的人生足迹。今天,我们就走近王春生,去了解一名豫商在山西的成长故事。

  作为60年代末出生的王春生,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最艰难的年代,也是最淳朴的年代。那时候,农村的日子贫穷而单调,破旧低矮的房屋里住着一家人,为了生存大家奔波劳作,但一年到头的辛劳也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童年与贫困作伴的经历,王春生难以忘却。但家乡人民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本性,更是塑造着他不怕苦难、与命运抗争决心。

那个年代,贫困的日子迫使着年经人四处奔波、流浪。80年代,王春生初中毕业后,上了河南建筑学校,期间他一边上学,一边实习打工走向建筑工地,成为劳动力输出大省的一员。1986年,经老乡介绍,他实习来到山西太原,从此他的一生便与三晋大地这片热土结下不解之缘。 

演绎不平凡的足迹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永远充满曲折和坎坷。但年轻就是资本,即使摔倒了,还可以再爬起来,还可以从头再来。茫茫人海,一个外乡人在异地是那样的渺小,但在打工的这个浪潮里,王春生内心始终装着自己创业的抱负,始终坚守年经人的活力和梦想,憧憬着美好的向往。80年代,初到山西一无所有的王春生,也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那时候,他从最基层的打零工开始,期间做过小工、钢筋工、焊工等,其中的心酸只要他自己知道。随后,在工作中,他由于会看图纸,被公司提拔为技术员助理,负责提料等工作,掌握了一些有技术含量的活。这不仅益于他上过建筑学校,更与他日常的学习积累、用心努力分不开。

  1990年,王春生在老乡们的支持下,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施工队伍,开始介入承包一些别人看不到眼的小工程。此时的王春生虽然成长为一个“包工头”,但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考验。大家都说施工队不好干,王春生心里明白。所以,他每接一个业务,都和工人们干在一起、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每一个工程细节他都严把质量关口,力争做到精益求精,让自己满意,让客户放心。那些年,凡是经他手干的工程,无论是工期还是质量,都得到广泛好评。就这样,他的施工队伍从刚开始的几人、几十人发展到2000年,已经达到1000多人,业务也慢慢做大做强。

  施工过程中,王春生也遇到过难题。2003年,他接了一单烫手山芋,那就是太原古交跨汾河大桥项目。这个项目很多大公司都不愿意接,但王春生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自信,大胆地接了这个项目。当时,跨汾河大桥施工建设,对于王春生来说,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在设计部门的指导下,王春生凭着自己仅有的建筑知识,开始了施工。但施工过程中,麻烦来了。当时是夏天,汾河水位较高,水中灌桩难度很大,加上水下地形复杂,流沙较大,给施工造成了很大难度。刚开始有时挖一两天挖不了一米,有时刚刚挖好,流沙又涌了过来。面对如此难度,王春生那些天几乎天天晚上研究图纸,查找资料,白天也是不离工地,与大家一同研究商讨,查找解决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采用“逐步包围法”,按时保质保量交工。这个项目从此也打出了王春生的名声。时间检验真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这座大桥依然是古交一条亮丽的风景线。2002到2003年期间,王春生还接过大型焦化厂的项目,其中超100至200米的烟囱就有10余根,施工难度相当大,但王春生和他的团队们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并且按时保质保量交工。初出茅庐的王春生抓住机遇,敢于创新,几个漂亮的活下来,为他在当地同行中赢得了“大师”的尊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业的发展,王春生于2006年正式组建了山西正方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又先后在太原古交开发了十余万平米楼盘。无论什么项目,王春生始终坚守质量第一,充分考虑业主体验,不管是电梯还是门窗他都选用高质量的国际品牌,在当地住户老百姓中留下了较好的口碑。

  认识王春生的人都知道,工作之余,他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收藏家”。俗话说,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各类古玩文物,是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化遗存物质,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收藏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而王春生却是在九十年代初偶然的机会下,接触了收藏,并逐步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

收藏

  收藏的过程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收藏之路上,王春生并非一帆风顺。多年来,工作之暇,他专著于研究各类文物理论书籍,奔波于各大博物馆取经学习,或去乡村小镇淘金,或到古玩地摊寻宝,跑了大半个中国。

有  时为了某一件藏品,他先后七八次去见客户,用真诚之心感动客户。目前他个人收藏了近百件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老红木等名贵家居,还收藏了近200余件瓷器和青铜器等。走进王春生的办公室里,随时可以感受到古今中外、古香古色家居和瓷器。每一件藏品,王春生都特别钟情,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在王春生眼里,每一件收藏品都是历史的传承,每一个物件都是一部传奇故事,这也许就是他爱上收藏的理由吧!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多年来,王春生积极反哺家乡、回报故土。有一次回家,了解到村里办红白喜事,都要从很远的地方租借几十桌的桌椅板凳和餐具,非常不方便。王春生便自费购买了45张餐桌、餐具供父老乡亲们免费使用。十余年来,他坚持每年给家乡70岁以上老年人送去大米、油等生活用品,为贫困户捐助500至1000的金钱补助。他还先后为老家修路、架桥、修牌门楼等,累计捐款捐物百余万元。 

商会成就商人,商人助推商会。 

  创业之初,王春生事业的发展赶上了房地产经济的大好形势,他没有举步不前,大胆地抓住机遇。同时,在事业的上升期,他又借助山西省河南商会这个大平台,助力企业发展。作为连接晋豫之间的桥梁,山西省河南商会成立以来,不断成长进步、发展壮大,其中靠的就是同乡情谊、志同道合、共谋发展的一批批在晋豫商的无私付出和辛勤汗水。王春生自商会成立之初便加入河南商会,至今已有10余载。他和大家一道,立足三晋、心系家乡,互帮互助、抱团发展,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为商会建设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可以说,王春生得益于商会的发展,同样也奉献于商会。在王春生心里,山西省河南商会就是在晋豫商的大家庭,大家庭的每个家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个家建设得更美好、更强大。作为商会会员部部长的王春生,更是以身作则,带头为会员企业服务、为商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在会员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仅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排忧解难,还积极为企业家到河南投资兴业牵线搭桥。多年来,凡是商会有活动或为公益事业捐款,王春生都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常务副会长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胸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方针,要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党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文件,号召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新时代新征程,王春生也将与山西省河南商会的民营企业家们一道,不忘创业报国初心,牢记复兴中华使命,在新时代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专访|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校长郭爱先:立足新时代 探索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
下一篇:专访南阳“风筝王”:扎制35载却担忧一件事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