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看似平凡无奇,他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精神,看似朴实无华,它却代表着最根本的职业素养,那就是“劳模精神”。
河南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工作要求,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近日,河南省委网信办特主办“我为中原出彩做贡献”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宣传河南省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出彩”典型人物,凝聚强大社会正能量,为让中原更加出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河网记者跟随采访团感受“劳模精神”,为您展示各地各行业劳模的风采!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雷锋曾身体力行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钉子精神”,他在日记里写到,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善于挤和钻。5月18日,在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常村煤矿,大河网记者见到了一位矿区“土专家”罗永福,30年来,他践行着自己的信条,“干技术活就是要有股‘钻’劲,要和自己打别劲。我年轻时候就对自己说,凡事不求人,你需要啥能耐你就学啥。”
别人眼中的“绝活”他眼里只是平常
罗永福现在是该矿机修车间的高技能专家,从事综机设备检修工作。当大河网记者问他有什么绝活时,罗师傅回答,“没啥绝活,对于我来说有用的就学,在别人看来我会的是绝活,对于自己来说只是有用而已。”
从喜欢到入行,从琢磨到成精,从学技术到玩花样,在提高手艺这条路上,他从来没想过拐弯。在他们的年代,你手上要是没点本事,别人都看不起你,不挖挖设备搞点水电,你都不像个男人。年轻时候的他看一眼钥匙,配出来的就能开门;用手摸一下螺丝钉就知道它的型号;有时候下井就地取材,看到地上的废旧物品稍微改造一下就能使用。
现场工人开玩笑说,罗师傅的手从来就没洗干净过,因为他干活从来不戴手套,用他的话说,干活凭的就是感觉,熟能生巧,巧能生花。
其实这么多年,罗师傅也带过很多徒弟,有的半途而废,有的吃不了苦,用他的话说,“干这一行其实搭眼一看就知道能学会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具体发挥还是在自己。首先得有好奇心,然后得刻苦钻研,还得有悟性,从技术到艺术是很难跨越的,现在能学会技术就不错了,再把技术玩出花来就更难了。”
在罗永福看来,“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工作态度,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并力求精一行,努力把工作干好就是践行了工匠精神。
技术绝活:鸡蛋上钻孔、灯泡上切铁丝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想要有更大的突破,不能只会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啥都会才行。于是,他除了苦练基本功,还先后掌握了车床、钻床、电焊、气割、综采维修钳工等多项岗位技术,还能熟练检修各种综采设备。
义煤公司人多能工巧匠自然也不少,有时候在一板一眼的工作之余,大家也会搞点“技术竞赛”,罗永福的拿手绝活便是“鸡蛋上钻孔、灯泡上切铁丝”。
鸡蛋上钻孔要求使用钻机在蛋壳上钻孔,不伤及内膜,不流出蛋液。鸡蛋表面是不规则的椭圆弧面,比起平面,钻孔更有难度,罗永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钻孔,所钻孔口圆满,无缺口,鸡蛋不破裂,孔口向下蛋清不外溢。
灯泡上切铁丝,一根直径只有2毫米的细铁丝缠在灯泡外侧,用胶布固定好,通上电,然后用切割机将细铁丝切断,而灯泡不能受损。
罗永福表演起这些“戏法”,矿里的员工都啧啧称叹,他用行动做到了手、眼、心、气息一致,展现了他的技艺精准和控制技巧。
兢兢业业为矿节约资金约900余万元
2015年的一个晚上,当接到矿上和区队电话,需要急用配件时,他顾不得拾掇,穿上鞋子就跑到车间,动手烧、焊、车、装配件,急生产所急,想生产所想。有时候遇到下井处理问题,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从无怨言。大河网记者了解到,罗永福的爱人身患半身不遂,家里也没有地,孩子在外打工,手艺后继无人。窘迫的生活压力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喜欢的这份工作,虽然待遇不高,但是他依然勤勤恳恳。
自2002年起,罗永福先后有多项技术创新和“五小”项目在矿上和义煤公司获奖,这更加激励了他的创新热情。为此,他的工作劲头更足了,并且立志要完善综采设备的现场使用。
近年来,由于综机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矿上采用了大型综机设备。大型支架在井下设备卸车安装、转车回收都存在困难和众多不可预控的安全因素,为保证大型支架入井安全卸车安装以及回收时升井装车需要,他利用液压原理设计制作了30吨液压支架装卸平台,使职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实现了支架快速装卸车,平均每班可完成支架装车8架,与原来每班装3架相比,效率提高约2.6倍,创效达30万元。
从事综机检修工作30年,罗永福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多年来,他开展技术创新和五小创新项目达40余项,为矿节约资金约9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