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特别报道 > 正文

特别报道

全国两会系列视频:听听基层代表的履职故事

2017-03-06 08:29:21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点击: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云 李江瑞 王琦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党政干部,他们也不是高精尖人才,他们来自基层。

  今年全国两会上,河南商报把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讲述他们的故事。

  继《赤脚医生来敲门》《见字如面》之后,河南商报的两会微视频三部曲迎来收官大作——《我是人大代表》。

  走近他们

  听他们的履职故事

  他们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也许,你听说过。

  他们,不是传奇,却不平凡。

  他们,身在基层,却不庸碌。

  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做着不同的工作。

  他们,有着同样的名字——驻豫全国人大代表。

  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走近4位基层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听听他们的履职故事。

  买世蕊

  50多位妈妈的女儿 200多名女童的妈妈

  要去北京开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糖业烟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买世蕊向“妈妈”魏河英告别。

  魏河英是买世蕊帮助的一名特困户。从第一次叫她妈妈开始,买世蕊已经照顾了她30多年。

  这样的“妈妈”,买世蕊有50多位。她还是200多名女童的“妈妈”,个人出资捐助她们完成学业。

  买世蕊是个热心肠。当代表,她说自己“最爱管闲事”。从1998年当选市人大代表至今,她先后提出了400多条50多万字的建议和议案。

  今年,她带了50多条建议上会。她说,这不算多,自己每年都要进行大量调研,提交几十条建议。“我提的都是社会热点的民生、民本话题。”她说。

  “近70万人里才能有一个代表,我不敢折扣这种分量。”她说,当代表就要扑下身子,用情履职,原汁原味反映民声。

  宋丰年

  “无论到哪里都把群众的心声带着”

  年近七十的宋丰年,最近又在谋划大动作。

  他是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宋砦村党总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宋砦从人均年纯收入不足八百元,到户均资产超五百万元。他还不满足,想通过股份制改造,让宋砦人的钱包更鼓。

  他,闲不下来。群众的需求和意见,成了他工作生活的圆心。

  不论是规划、建设还是决策,宋砦都离不开一个规矩——不搞一言堂,依法治村。

  “无论到哪里,都把群众的心声带着。只有很好地反映群众呼声、代表群众利益,才是不失职的代表。”他说。

  朱正栩

  庭长的“4外2内”工作法

  当了10年庭长,宝丰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兼闹店人民法庭庭长朱正栩被称为知心庭长。

  一周7天,朱正栩习惯“4外2内”,4天下村、2天留庭里。下村前,她总要把手机号、去处,写在法庭外的小黑板上。她这个小习惯,如今,成了全省法院系统推广的样板。

  “闹店辖区分散,有的离法院远,我多跑跑腿,群众省点儿事。”她说。

  办理案件,她耐心劝解,一起又一起纠纷被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全国人大代表,她的建议、议案不离老本行。

  “以前我只知道埋头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基本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当了全国人大代表后才明白,其实当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与当一名好法官道理是一样的。”她说。

  马文芳

  还乡亲们169元的恩情 要当一辈子村医

  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的办公室里,存着一张旧报纸。2001年3月,因为《河南商报》的一篇报道,他的事迹第一次被印成铅字。

  “这是我第一次被媒体报道,印象深刻。”他说。

  他当了村医,一干就是50年。他说,这是为了报答乡亲们的恩情。在这背后,有一段悲凉而感人的故事。

  1961年,马文芳母亲病重离世第五天,弟弟也深陷重病。为了给马文芳弟弟看病,乡亲们一分、两分、五分地凑出了169元救命钱。虽说最终弟弟也没能战胜病魔,但在马文芳心里,这份恩情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当了9年全国人大代表,除了给乡亲们治病,他能做的更多了。用建议和议案传递乡村的声音,给农村的一些问题开药方。

  “我是农民,我在基层,要用一辈子来为乡亲们服务。”他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6个省市区居民可在河南异地办身份证 不用奔波
下一篇:铁总回应“高铁调价”:票价有升降 服务只升不降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