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所求政之所向
让城市更美好,牵系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最质朴、最热切的期盼。
漫步濮阳县街头,正在发生的蝶变让人惊喜:一处处破旧的居住区随着机器的轰鸣倒下,一座座气派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要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基础、为支撑,让城市成为宜居之城、幸福之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濮阳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濮阳县城是老城区,人口众多,商贸流通活跃。然而,在繁华的背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城区内基础设施差、安全隐患多、居住条件恶劣的各类棚户区(城中村),已成为现代城市无法掩饰的“伤疤”。
濮阳县的决策者清醒认识到,在城市建设中,既要让新城绽放异彩,又要让旧城焕发新颜,使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
让城市“提质”,让百姓收获,一场规模空前的“棚改攻坚战”就此开启——2017年,濮阳县改造棚户区16个、14937套、176万平方米,共拆迁7360余户、127万平方米,改造面积占全省的5%、濮阳市的36%;今年,该县计划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5个、21115套、249万平方米,共涉及被征收户约12600户、237万平方米,完成后将极大改善城市面貌,让更多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最大利益让于民最优政策惠于民
满足百姓的期盼,要有站位全局的视野,要有立党为公的境界,要有无私为民的情怀。
濮阳县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作为头号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在组织领导、推进机制、资金保障、宣传动员、营造氛围等方面举全县之力,合力攻坚。
最大利益让于民,最优政策惠于民,濮阳县对改造实施办法、安置房建设、项目审批、奖励办法、征迁工作、征收补偿等进行规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切实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实现了群众由“要我改”向“我要改”的转变。
濮化社区改造项目共有住户431户,因基础工作做得扎实,群众充分了解政策并支持政策,从正式启动签订协议至拆除完毕仅用15天时间。
据介绍,2017年,濮阳县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和谐拆迁127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
“忧居”变宜居城市展新颜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要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过程中,把这件造福于民的好事办好,让老百姓满意!”濮阳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最大限度惠及民生,濮阳县在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2017年采取实物、货币化相结合的安置方式,2018年全部为实物安置。
濮阳县提前筹划在县城区黄金地段建设安置区,以保证货币化安置房源充足;货币化安置按照县城区上一季度市场交易平均价,由被征收户在签订安置补偿协议后,15日内将补偿资金一次性补偿到户,被征收人一般不需要增加负担,就可以结合子女上学、家庭成员就业等需求,自主选择购买普通商品房实现安置。实物回迁安置点遵循就近安置的原则,选择最佳地块用于安置房建设、选择甲级以上资质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选择央企或“中”字头建筑企业进行施工,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估,组织安置对象介入建筑质量监督,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与健全功能、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结合起来,同步建设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住得放心、安心、舒心。
随着棚户区(城中村)安置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个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管理有序的棚改新区逐步呈现,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城中村)居民搬进新楼房,实现“忧居”变宜居。
棚改攻坚,开启了城市“美颜”模式,百姓期盼的天蓝、水绿、路畅、景美的惬意画卷,在“提质”中逐渐变为现实。
濮阳县,这座从历史中走来的老城,正在书写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