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大留学生纳塞姆受邀参加一带一路论坛 在京讲述他的中国故事
纳塞姆讲述他在河南的故事
大河网北京讯(记者许会增)5月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入平行主题会议阶段。在“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的留学生纳塞姆作为6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登台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并现场接受了央视主持人董卿的采访。
因一所小学与中国结缘
纳塞姆生于1993年,来自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达尔,他大学刚毕业就来到中国,目前,正在河南工业大学学习中文。而他与中国的结缘,是从一所小学开始的。
“2015年前,我们所居住的地区附近没有一所小学。”纳塞姆对大河网记者说。如果上学的话,孩子们都要走到五公里以外的地方。
当地没有学校的历史在2015年得到了终结。那一年,纳塞姆的父亲找到了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表示愿意把700平米的土地捐出来,让中方利用这块地建一所小学。纳塞姆说,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爸爸太清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了。
当地民众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渴望,我们可以从纳塞姆的话中感受得到:民众搬着板凳坐到工地旁,看着学校一天一天的建好。
“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小学建成后,让所有人吃惊的是,第一批招生竟然来了349个孩子。”说到这里,纳塞姆还是有些激动。
后来,在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牵线搭桥下,纳塞姆来到中国留学。纳塞姆说,他希望学成回去,教家乡的孩子中文。
纳塞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现场接受大河网记者的专访。
半年多时间已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
2016年9月,作为村里唯一一名大学毕业生,纳塞姆到河南工业大学进行一年的汉语进修。
在此期间,学校为他提供了河南省政府奖学金,资助金额为人民币10000元,并减免了学费、住宿费。
为了尽快提高他的汉语水平,除了正常的汉语课,河南工业大学还安排了学生志愿者帮他和其他留学生一道补习汉语,加强练习。
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少林武术班、冬至包饺子、剪纸课、参观书法书画展、书法课、参观粮食博物馆等,特别受纳塞姆的欢迎。“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中文水平,还能帮助他更好的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河南工业大学国际处副处长苗保记说。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纳塞姆的中文提高得非常快。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日常用语。这距他来到中国仅半年多时间。
当说起他最爱的美食时,纳塞姆等不急翻译,烩面、羊肉拉面、牛肉面……一串流利的中文脱口而出。
“河南人非常勤奋非常友善,特别是对巴基斯坦人。我们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他们都会随时随地准备好帮助我们。我特别热爱我生活的这种城市,虽然他没有北京这么大,但是它特别有活力,回巴基斯坦后,我肯定会想念它。”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赢得了纳塞姆地称赞,他也特别点评起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
“纳塞姆学习很努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与同学的关系也很融洽。”对于纳塞姆在学校的表现,河南工业大学国际处副处长苗保记说。
据介绍,一年的学习结束后,纳塞姆要回国继续从事他热爱的职业,已经爱上中文的他有可能还会回中国读研究生。
最让他惊讶的是中国的手机
在中国的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让他感到无比震撼。
“中国的很多东西,我看了都非常惊讶。最令我惊讶的是中国的手机。”谈及在中国的感受,纳塞姆如是说。
“比如支付宝、微信等等。无论去任何地方,买任何东西,如买日常用品、火车票、机票。在商场里、小摊上,几乎不需要现金支付,只要你有手机,一切都解决了。”
手机不仅让他购物方便,而且也为他的出行带来了便利。有时候,他会用手机扫一下共享单车的二维码,然后骑上时下最流行的交通工具,畅游美丽郑州和校园。
纳塞姆与央视节目主持人董卿合影留念
我们也准备好与中国人一同打拼
“我非常开心能参加这次论坛。”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6场平行主题会议之一的“增进民心相通”的特别嘉宾,纳塞姆说。
“‘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家乡的人都非常欢迎。”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他给予很高评价。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该项目,纳塞姆说:“我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几乎每个巴基斯坦人都支持这一项目。我知道更多的中国人要来巴基斯坦参与建设。我们已准备好与他们一同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