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中原文化 > 正文

中原文化

【河南味儿】丹淅楚墓(上):楚文化的浪漫主义为何影响深远?

2021-01-31 19:56:55   来源:大河网    点击:

曾经采访一位湖北作家,他谈及楚文化毫不吝啬地赞美道:日月昭昭,楚人尚在,湖北人都因自己是楚人后裔而自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楚国是
曾经采访一位湖北作家,他谈及楚文化毫不吝啬地赞美道:“日月昭昭,楚人尚在,湖北人都因自己是楚人后裔而自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楚国是如何兼并四五十国,将封地五十里的小国变成疆域五千里的大国呢?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楚文化是如何影响后世的?或许可以从河南南阳淅川春秋楚墓找到源头。

淅川龙山古墓群发现了哪些重器?

1977年10月,淅川下寺村民在丹江西岸龙山附近发现一座被库水冲刷出来的古墓,流散出许多青铜器和玉器。1978年5月,考古工作者发现小小的龙山山脊上,竟有序分布着大小春秋墓葬24座,经过清理,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料器等。

其中2号墓葬,虽经盗扰,仍出土了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及玉器、骨器等6098件,仅大小铜器就有551件。

其中,包括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云纹铜禁,还有7个王子午鼎和王孙诰编钟等重器文物。目前,均在“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中进行展出。作为豫博的经典展览,该专题陈列曾被评为全国十大精品陈列。

1990年到1992年,考古队又先后在和尚岭和徐家岭清理出10余座楚国贵族墓葬,出土文物达2000多件。这是继下寺春秋楚墓群发掘之后,丹淅流域楚文化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

据了解,目前发现的等级较高的楚墓有湖北江陵楚墓、望山桥楚墓、熊家冢楚墓,安徽李三孤堆楚幽王墓等。但湖北迄今发现的楚墓,或者级别不高,或者年代较晚。

而下寺楚墓群的发掘,是丹淅流域大规模发掘楚墓群的开始,也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发掘的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楚国贵族墓地。

淅川徐家岭春秋墓地

楚国始封地丹阳在哪?

《史记》曾记载:“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那么,丹阳是哪里?

而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的丹阳(今河南淅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地扼南北、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淅川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发现,显示了淅川地区在楚国早期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此处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墓有上万座。结合该地区考古发现及所处重要地理位置来看,这里作为楚都丹阳所在地的可能性很大。

作为多年研究青铜器的专家,河南博物院研究馆员曹汉刚认为,这批出土器物的级别、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之高均超过湖北当地发现的楚国大墓。

淅川丹阳应是西周早期楚国都城所在,而淅川下寺、和尚岭、徐家岭楚墓群,年代从春秋中晚期延续至战国时期,此时的楚文化中心已转移到湖北荆州的郢都,那么这时为何会在淅川出现楚国令尹级别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呢?曹汉刚告诉记者,有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楚人落叶归根的观念所致,他们希望死后归葬祖先起家的地方。而目前为止在淅川还未发现西周初年的楚文化遗址,专家推测,淹没于丹江水库的“龙城”,有可能是楚都丹阳城所在。

王子午鼎

《左转》《春秋》为何称王子午为公子午?

此次展出的一件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器身周围有六个浮雕夔龙做攀附状,兽口咬着鼎的口沿,足抓着鼎的腰箍,使鼎在香烟缭绕中有升腾的感觉。颈腹内壁铸铭文84字。该鼎是春秋五霸中“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的第五个儿子王子午的自制鼎。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是如何成就霸业的呢?

庄王继位时还不足20岁,此时楚国内忧外患,他改革政治,扩充军队,第三年消灭庸国,第六年打败宋国,第八年打败戎族。公元前598年,楚庄王趁陈国内乱之时降服陈国,由于陈国和郑国是晋国的保护国,因此第二年进攻郑国。发兵郑国就相当于正式向晋国发起了挑战,自然晋国也不会示弱。

在经历几年的争霸之后,晋国的国力也开始衰落,楚国联合其他诸侯国在战略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让中原各诸侯谈楚色变。在位二十三年,让楚国强盛一时。

楚庄王去世后大儿子楚共王继位,午时任司马,类似于国防部长一职,楚康王时,午任令尹。

在《春秋》《左传》等文献中,都称王子午为公子午,这是由于孔子等都以中原周王室为正统,不承认楚君僭称王号。但楚君自武王以后,便以王自居了。因此楚人自作的铜器铭文中,便出现了“楚王”、“王子”等称号。王子午鼎共七件,正好符合其令尹的身份。

王子午鼎造型异于中原鼎器,注重曲线美。曹汉刚笑着说:“令人想到‘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墨子》中曾有记载,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只食一餐饿得头晕眼花、无法站立。细腰既写出了楚灵王的不良嗜好,也映照出了满朝臣子的谄媚之态。”

王子午鼎上的84字铭文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叙说了自己施德政于民的业绩,并教育子孙须以此为准则。

王孙诰编钟

楚国人有多爱唱歌?

说起编钟,大家都会想到登上《国家宝藏》的湖北博物院曾侯乙编钟。但是此次展览中的“王孙诰”编钟远早于它。

“王孙诰”编钟共26枚,形制为甬钟,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最壮观的一套编钟。其音域宽广,音律和谐,音阶准确,体现了楚国音乐文化的超高水平。

“目前,在文献记载中还没发现王孙诰此人,根据现有出土青铜器铭文,王的儿子辈都称‘王子’,王的孙子辈则称‘王孙’,而王的旁系子孙,为标明自己先祖曾经的王族身份,则自称‘楚子’。”曹汉刚解释说。

其实,编钟并非楚国独有,中原地区也有编钟,但至今出土数量最多的还是楚国或楚国周边受楚文化影响深远的附庸国(如曾国)的编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响彻天宇的《东方红》乐曲,便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13枚编钟演奏的。

记者不禁感慨:“楚国人真的是热爱音乐。”

这点从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可以看出,他将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结合,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本就是“山歌”。

 

相关热词搜索:丹淅 楚文化

上一篇:河南洛阳:一个古今辉映 诗和远方相会的地方
下一篇:和鲁迅先生“对话”、听华夏古乐…… 来河南博物院过个“文化年”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