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中原文化 > 正文

中原文化

“寻音之旅”之跨越千年的钟磬音 成为河南文化展示名片

2018-06-04 18:30:24   来源:大河网    点击:

  □策划体娱文创部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王梅竹

  我们是幸运的——有幸在铸钟调音工艺失传千年之后,见证了恢弘重器的出土;

  我们是幸运的——有幸通过现代科技复制还原编钟、编磬文物,与2000多年前的先民在金石之乐中相遇;

  我们是幸运的——有幸看到先秦乐器在当代焕发新生命,感受钟磬古乐与今天的民乐、西洋乐等碰撞出从未有过的火花。

  “听着听着就流泪了……”在一个播放华夏古乐的视频中,钟磬音一出,弹幕瞬间填满画面,有网友激动得一连打了七个感叹号。

  来自先秦的金石之乐,何以让人们感动?

  抽象的音乐艺术,看不见,却可以感受,想象力有助于唤起欣赏者的情绪进而产生美感。初中物理课本告诉我们,声音的产生来源于物体振动,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便是乐音,而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

  九千年前,一只飞鹤死去,人们用它的肢骨制成了一支骨笛。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掘出的“贾湖骨笛”,是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浪漫的先民们怀着对音乐美感的追求,从未停止对乐器的发明。因而,我们又有了金石之乐和丝竹之乐,有了《周礼·春官·大师》记载的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能够和乐演唱的《诗经》里,有学者经过考查整理,发现出现的乐器有26种。写到王公贵族与民同乐,有“贲鼓维镛”;写到情人关系融洽,用“琴瑟友之”表达;兄弟相应,则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chí)”;宴会隆重,是“症舞笙鼓,乐既和奏”。

  从中,我们似乎能聆听到他们的心声——那就是,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能想象的。

  “八音之中,金石为先。”以钟磬为代表的“金石之乐”是先秦宫廷雅乐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青铜编钟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乐器之王”。《论语·泰伯》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关注音乐在培育德性、教化民众方面所起到的功效,礼乐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

  从出土的诸多编钟、编磬来看,七音并不是西方独有,宫、商、角、徵、羽、半徵、半商是中国最传统的音阶。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

  凝聚钟师和乐师之技巧才智、集科技和艺术之大成的青铜编钟,在先秦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后来历经秦汉以降的衰落,在千余年成为礼乐制度的“摆设”,如今在现代科技加持下再度“复活”发声,滋润着用一代代先民智慧养育出的炎黄子孙,那乐声中古往今来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种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怎能不让人感动?来,跟随本期《河之洲》踏上“寻音之旅”。

  历史深处的金石回响

先秦金石之乐演奏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供图

叶县许公宁编钟仿制品亮相深圳文博会受访者供图

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古乐演奏魏淼摄影

丝绸之路音乐文物展牛爱红摄影

王孙诰编钟 牛爱红摄影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王梅竹

  核心提示

  编钟的曝光率最近有点高。深圳文博会河南馆,一套叶县许公宁编钟仿制品的演奏吸引万余名观众驻足欣赏;2018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金石之乐震撼国际嘉宾。这个在博物馆中才能见到的庞然大物,正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新声。但你是否知道,这种2000多年前的先秦乐器堪比四大发明,它的高科技含量究竟在哪儿?有着“中国古代乐器之王”之称,为何却在秦汉之后销声沉寂?我们今天有幸听到的钟磬之音,未来是该回头看还是向前走?

  壹

  钟磬之音成为河南文化展示名片

  身着先秦风格服饰的演奏员,敲响了分布在舞台左右两侧的编钟和编磬,编钟的古朴浑厚与编磬的清脆灵动交相辉映,将来自近30个国家100多个旅游城市的市长或代表们,带回到厚重河南的历史深处。

  作为2018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的重要文化展示活动,5月27日“中华源”河南旅游之夜上,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使用河南古乐器演奏了14首曲目。其中既有古风古韵的诗经名篇《郑风·子衿》,也有中原民歌《编花篮》《牧羊曲》,以及嘉宾也熟知的《友谊地久天长》。

  “Incredible(难以置信)!”从未听过金石之乐的来宾赞叹不已。类似的感受,华夏古乐团团长霍锟也曾有过。16年前面试时,当他听到琴曲《关山月》从琴师指尖流出后,有人敲打起编钟与之相和,“轰”的一下被镇住了,脑海里跳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画面。

  “钟磬作为礼乐文明的集大成者,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是宫廷雅乐的主要乐器,自然也成为我们激活文物信息,进行复原重现和演奏的重要对象。”霍锟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八音之中,金石为先”,编钟被誉为“中国古代乐器之王”,适合演奏多种中外名曲,用钟磬欢迎四海宾朋,意义不凡。

  当晚,钟磬之音荡漾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巧合的是,根据文献记载,编钟便是在轩辕黄帝时产生。《吕氏春秋·古乐》中说,黄帝时的一位乐官伶伦,奉黄帝命令和大臣荣将一起“铸钟12口,以和五音”。这种青铜打击乐器,从三千年前的夏王朝的铜铃开始,到商代的铜铙、西周的镈(bó)钟,东周的各类编钟,形制越来越复杂,编列越来越大。

  而在前不久的深圳文博会上,叶县许公宁编钟演奏区域也位于河南馆醒目位置。会展期间,许公宁编钟乐团共演出30余场,演奏《不忘初心》《梁祝》等8首中外曲目,吸引了万余名中外游客驻足欣赏,成为媒体聚焦热点。只是,或许由于曾侯乙编钟声名过盛,现场能听到观众好奇地询问:“编钟不是湖北的吗?”

  事实上,金石之乐与河南的渊源已久。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响彻太空的《东方红》乐曲,便是用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1957年出土的一套铜编钟演奏,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仍音律准确,现藏国家博物馆。

  对于河南出土的金石乐器地位,《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的总结可见一斑: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齐全,主要以先秦遗存为主,且多具有典型性——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编铙5件一组,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一组;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孙诰钟,共26件,仅正鼓音就可构成七声音阶,加上侧鼓音可构成完整的半音阶,可旋宫转调,与现今的十二平均律十分接近;郑韩故城遗址出土的编钟里,4件组编镈与10件组双组纽钟的组合形式,在中国青铜乐钟向组合化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安阳武官村的商代虎纹特磬,制作精美,是现今发现的形体最大的石磬之一;郑州大河村陶铃、偃师二里头铜铃等,对研究青铜乐钟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闪耀深圳文博会的叶县许公宁墓编钟来头也不小,2002年3月出土于春秋时期许国国君许公宁墓,它的规模仅次于曾侯乙编钟,但至少要比曾侯乙编钟早出百余年,堪称中国音乐考古学上又一次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陈艳说:“我省不仅出土了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贾湖骨笛,而且出土先秦音乐文物占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尤其是先秦的钟磬礼乐文物,绕不开河南。”

  贰

  编钟科技含量比肩四大发明?

  提到编钟,中国音乐史学会名誉会长、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子初从不吝啬溢美之词,除了艺术和技术层面的推崇之外,这位资深的音乐考古前辈还特别强调了“高科技”。

  “编钟的调音调律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今天通行全世界的音乐标准,在编钟上面已经是成体系的理论,如此高科技含量的发明,丝毫不亚于我国的四大发明。”

  在郑大音乐考古研究院的陈列室里,一套按照晋侯苏编钟原样仿制的编钟尚未装架,能看到它的内腔有明显因调音而锉磨的沟槽。陈艳研究过诸多出土的青铜编钟,她说:“先秦的编钟有正鼓音和侧鼓音,但这‘一钟二音’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经过人工磋磨调试的,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以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编钟内侧的音梁,随时间推移从不成规则到条状等规则形态,说明历经了慢慢发展的过程。”

  在学术界,“一钟二音”的认定颇具戏剧性。1977年,音乐考古学学者黄翔鹏在考察西周钟时提出过“一钟二音”的规律,但由于几乎全世界对钟的认知都是一个音,人们对这个猜想半信半疑。不料,一年之后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上面,竟然有明确无误的标音铭文,不言自明,使学术界普遍确认了先秦“双音钟”的存在,并认为这是一个极为先进的声学首创。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高科技”的乐器,先秦人是如何做到的?这还要从孔老夫子感叹的“礼崩乐坏”说起。周公制礼作乐,商周贵族宫廷中的祭典与宴乐都离不开钟磬这类礼乐“重器”,并以其数量多少和形制的大小来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随着周王室的衰微,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各路诸侯纷纷崛起,无视周王室权威,擅自享用超越自己爵位等级规定的“乐悬”规模。

  “‘礼崩乐坏’客观上也可以说‘礼崩乐盛’,西周森严等级受到诸侯的挑战,但诸侯的僭越,编钟编磬建制不断扩大,促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铸造和钟磬之乐急剧发展,登上了中国青铜乐器的历史巅峰。”陈艳说,先秦时期的乐师和工匠在音乐声学和乐器制造方面已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和高度的工艺技能。

  从事音乐考古多年,陈艳经常会产生“越研究越觉得不可思议”的感受。比如编钟的化学成分比例,对音色起着重大的作用。含锡量在13%~16%时,才能音色丰满、悦耳,恰恰许多编钟的含锡量在这个范围内,这说明在合金的配比及音色的选定方面,当时的乐师已经有了精深的造诣。面对中国的青铜编钟,美国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E·G·麦克伦曾如此感叹:“复杂的律制与高超的工艺都超过了我们迄今对古代音乐世界一切东西的猜想。”

  叁

  ﹃古代乐器之王﹄在后世缘何销声?

  说起来,能听到金石之乐对我们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件幸事,因为“钟磬之音”的“复活”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钟磬重新在当今的世界奏响之前,中间历经了千年沉寂。

  王子初对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说:“先秦发达的铸钟调乐技术,到汉代逐渐失传了,所以后来的编钟,几乎都是摆设。先秦的技术再也没能找回来。一直到今天才逐渐找回来,但用的是现代工厂,工程师是通过现代科技把调音的方法、铸造的技术找出来了。”

  难道钟磬在先秦之后消失了?陈艳表示,春秋战国时期,厚葬之风盛行,伴随诸侯王公的礼乐器钟、磬、鼎也跟随下葬。秦始皇横扫六国,编钟随之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到了秦汉时,世守其业的铸钟家族和乐师群体也早已星散。

  1976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建筑遗址出土的乐府钟,是目前唯一一件秦代编钟标本。汉代编钟屡有出土,但较之周代,这时的编钟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工艺上,已不可同日而语。

  魏晋以至隋唐时期多有功成作乐之举,但鲜有实物出土。唐时,“太常缺黄钟,铸不能成”,后来掘地得钟,“众乐遂和”。由此可见,其时虽有知乐者,铸钟技艺却失传已久。至宋代,宫廷音乐机构大晟府铸造了著名的大晟钟,但与先秦乐钟相比形似而神不似。元代编钟则是拙劣的模仿品,工艺粗糙。明清时期的编钟,同为复古产物。清代编钟已是五音不调,天坛、国子监、孔庙虽然都陈设编钟,形制与音律却相去已甚远。至于乾隆年间制作的那套金编钟,16枚钟形制尺寸全同,厚薄悬殊,钟体横截面为圆形,而非先秦的合瓦形,纯粹是摆设了。

  先秦编钟的铸造和调音方法如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了,但礼乐制度得以延续,编钟作为华丽的礼仪乐器,绵延后世千余年。王子初说:“秦汉之后,很多编钟成为摆设,调音多不准。这种礼乐文化最后变成了一种形式,不是真正用来演奏的乐器,大成庙、孔庙等都安置有编钟,但这些编钟都是不懂音律之人所造,是礼乐文化的载体,也没想用来奏乐。”

  肆

  市场升温,编钟文化产业悄然兴起

  有关青铜编钟的声学特性和冶铸技术的探索,起初是围绕曾侯乙编钟的复制研究展开的。1978年,曾侯乙编钟在湖北省随州市出土,5年后,湖北省博物馆用复制编钟成立了一支编钟乐团。这次复制,采用了国产室温硅橡胶来制模,激光全息时间平均法来测试编钟的振动模式。上世纪末,我国研制了中华和钟迎接新千年,全套108枚,可以旋宫转调并能与大型管弦乐相匹配。河南博物院也复制了淅川下寺王孙诰编钟,是华夏古乐团日常演奏的编钟乐器。

  深圳文博会上的叶县许公宁编钟仿制品,音色可与真品媲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河南省文物复仿制产业的发展水平。叶县文广局副局长董建立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这套编钟由叶县工艺厂仿制,当地仿制编钟源于2002年许公宁编钟的出土,为满足当地展示表演需要仿制了数套编钟,供给了博物馆、高校和景区。

  此次文博会之行,增加了叶县发力编钟文化产业的信心。展出过程中,不断有汉服生产企业和景区提出想引入钟磬乐器,天津、郑州、长沙等地的机构还邀请他们去演出。

  和编钟相比,编磬的仿制相对容易,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郑大音乐考古研究院里,见到了尚未启封的一套仿制玻璃编磬。这套泛着绿色、如青白玉的编磬,仿制过程中曾不断让研究者目瞪口呆。

  2009年,看到从江苏盱眙大云山刘非汉墓出土的这套编磬,大家都以为找到了史书中记载的“玉磬”。其实,这是发明于西周初年的中国古玻璃,在当时,玻璃比玉还贵重,但技术在宋以前就已失传。

  王子初等人给编磬拍CT,发现有人工造成的气泡,分析铅钡玻璃的成分,它的配方和青白玉很接近。这种玻璃要呈现和玉一样的效果,在2100年前是用大量人造气泡来实现,而如今,只能借助现代化学乳浊剂来实现,并且这种古玻璃的成分,腐蚀性非常强。在坩埚里,当温度超过1000℃,它就会变成腐蚀性极大的液体,坩埚会被它“吃掉”,最后采用了耐高温的陶土坩埚,才熔炼出这种古玻璃。

  伍

  金石之乐在当代焕发新生

  “到叶县不去看看明代县衙那是一种遗憾,同样,来县衙却没有欣赏编钟演奏只会让人觉得更遗憾。”这是叶县旅游的一句宣传语。叶县县衙博物馆里的钟磬演奏,至今已经演出2.5万余场。

  编钟演奏员尹航,演奏了16年编钟,至今对第一次敲击编钟的场景记忆犹新。2002年8月,她在叶县县衙博物馆见到许公宁编钟时,“眼前一亮,根本没见过这种乐器,也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只觉得挺霸气的”。她好奇地拿着木槌敲了几下,瞬间就被它的声音吸引了,紧接着又敲了几下,发现每枚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也是各有对应,“这么庞大又冷冰冰的东西竟然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真是太神奇了!”

  从最初邀请随州编钟乐团老师培训,到当地音乐家的参与,他们已经能够演奏古今中外近20首曲目。一套编钟需要三个人演奏,每个人按照高音和低音各有分工,有时还要和排箫、编磬、瑟进行合奏,一首曲子的完美演绎需要默契配合。尹航早已有了自己的心得:“为了配合得天衣无缝,要把每个人的谱子都记住,而最难把握的是力度,力度掌握不好,敲出来的声音便不好听,没有那种感情的融入,所以曲风不同节奏掌握都要调整。”主修民族舞的她,将古典的韵味融入演奏中,她演奏的《西宫词》《枉凝眉》深受观众喜爱。

  华夏古乐团使用的编磬为26件一组,在仿制王孙诰编磬原件的基础上,增加了数量,拓展了音域。编磬演奏员李蕴华介绍说,编磬是节奏型的乐器,不像丝竹弦乐是连贯性的,最初时,演奏方法比较单一,通过不断摸索,借鉴其他乐器技法,探索出了单击、双击、轮奏、刮奏等演奏方法,拓展了编磬演奏的可能性,在速度的快与慢、节奏的强与弱的对比中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击槌的变迁记录了编磬演奏探索的痕迹。最初是木鱼击槌,比较短,后来用了长击槌,便于最大限度地演奏需求。而击槌的木头材质疏密不同,敲出来的音效也不同,经过不断尝试,如今李蕴华使用的是黄杨木槌头,敲出磬音圆润空灵。

  著名作曲家、华夏古乐团音乐总监方可杰近20年来,改编、整理、重新创作了近百首编磬参与演奏的曲目。实践表明,编磬在音乐演奏上并没有太多局限性,“先民在发明钟磬时,就已经具备了基本音律理论,不管是相对固定音高还是高低音排列,可以说是为了整个音乐表现制造的,具备了超越时空的音乐表现能力”。

  “正是音乐文物自身的特性诱发人们的想象力,看到编钟编磬会不自觉地想象它发出的声音,音乐文物的生命价值在于当今的活力。”方可杰大胆探索,让金石之乐与豫剧板胡、西方乐器大提琴尝试对话,带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到美国、泰国、土耳其交流演出时,还会演奏当地民歌,中国古老乐器在当今焕发如此活力,备受异国观众的敬仰。

  也许,多年之后,人们眼中的钟磬不再仅是文物的身份,而是活跃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乐器。

  奚柔、刘松涛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郑州八旬老人走失 34小时全城寻人 被的哥找到并送回
下一篇:“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大赛(淅川站)6月14日开赛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