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中原文化 > 正文

中原文化

民国时时尚达人爱去哪?南京公余联欢社修缮后迎客

2016-02-19 10:47:06   来源:河南网    点击:


公余联欢社旧址出新基本完工


法式小楼的外部装饰和内部装修都很精美

 你知道民国时期,时尚达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儿吗?是公余联欢社。如今,已经100多岁的公余联欢社旧址静静矗立在洪武北路上。最近,经过外部“洗脸”、内部装修等一系列“小手术”后,公余联欢社旧址拆掉了围挡,露出真容,预计下个月开门迎客。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

  记者探访

  它100多岁了,身子骨还很硬朗

  现在,潮人们看演出可以去各种剧院、剧场,而70多年前,潮人们最常去的是公余联欢社。公余联欢社是民国时期首都南京的文化娱乐中心,当年,聚集在这里的,都是最时尚、最潮的人。

  公余联欢社一共有6栋建筑,如今仅剩法式小楼和位于小楼南侧的小礼堂。公余联欢社旧址在洪武北路129号院落内,是法式城堡式的建筑,黄色拉毛的墙面、大红色屋顶,其中一处屋顶上,还有东、南、西、北风向标。最为抢眼的是小楼大门上的雕刻,复杂的花朵和动物,看上去颜值爆表。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小楼正面的墙上嵌着两块碑,一块是南京市文保单位保护碑,另一块是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碑,碑文上写着:“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政要人以及社会名流的文化娱乐场所,建于1913年,是民国时期一处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建筑为二层西式风格。”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处民国建筑已经100多岁了,其间修缮过多次。“这处建筑,内部结构很结实,不论是门窗,还是墙体上的装饰,都是民国时期延续下来的。”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出新,主要是对墙体刷新,同时,对损坏的门窗进行更换,重新刷漆等。

  前世今生

  70多年前,这里是潮人聚集地

  民国时期的南京,夜间最热闹的,要数公余联欢社了。

  1934年,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的张道藩,为促进南京戏剧界的发展,成立了公余联欢社,培养话剧、昆曲等戏剧人才。联欢社成立后,张道藩常常召集艺人在此排练并演出一些剧目。所以,这里很快成了潮人们的聚集地。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经常在这里出没。

  1935年7月至8月,长江、黄河发生特大水灾,2200万人受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应邀,于1935年9月1日从上海抵达南京。

  之后,梅兰芳在公余联欢社等南京各大戏院连续6天演出《霸王别姬》《凤还巢》《宇宙锋》《生死恨》等成名剧目,门票收入全部用于赈灾。

  1937年,南京沦陷后,这里被日军占领,成为汪伪政府的傀儡社团“中日文化协会”办公场地。

  1947年10月10日,相关部门在这里举办综合性的“国庆”美展,包括邮票展览,这是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次公共邮展。后来,法式小楼被移交给江苏省歌舞剧院,成为歌舞剧院的办公和演出场地。

  2002年,南京艺术学院和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开办尚美学院,这座小楼又成为了尚美学院的办公楼。2014年,尚美学院搬迁。

  如今规划

  小楼被租用,将变身经营场所

  如今,整个129号院落将打造成“1913私人制街区”。作为街区的一部分,法式小楼也将变身经营场所。

  据了解,目前法式小楼已经被租用,一楼是以燕窝体验为主,二楼则给每个房间划分了主题,譬如:高级成衣鉴赏区、珠宝鉴赏区、读书分享区、红酒区等。

  在二楼,墙面上贴着大幅手绘的壁纸,多幅宋美龄的照片点缀其中。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并未对房屋的结构做任何改变,按照规定,他们也不能对墙壁和楼梯做任何油漆加工,因此墙面使用了壁纸,是请著名设计师手绘的,花费几十万。另外,部分墙面使用了木板,轻轻一揭就能恢复原样;斑驳的楼梯上,则铺了一层亚麻地垫。

  文保单位能否作为经营使用?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将来不属于私人高级会所,不违法。不过,在使用中,他们会进行跟踪监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临川四梦汤显祖(1)
下一篇:王安石认为宋代根本问题在顶层:官员队伍不专业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